漢·劉向《新序·雜事第五》記載:宋昭公逃亡在外,到了國境界,說,我明白我為什么逃亡了。我的朝臣有千人,每當我發布命令或任用人事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是個圣明的君王。我的侍從宮妃有幾百人,每當我換上朝服時,他們都贊譽地說,我是個最美貌的人。因為里里外外聽不到有一個人說我的缺點的,所以才有今天。接著,作者評論說:“由宋君觀之,人主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這一段以宋昭公逃亡一事為例,說明君王喜歡阿諛逢迎的,沒有不亡國的。離國家:指被迫逃離京城。失社稷:丟掉江山。社,土神。稷,谷神。沒有土、谷,不成其為國家,后以社稷代國家。諂諛:阿諛逢迎。
同義語: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之所以傾頹也。參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條。
上一篇:《人為國本,食為人命.》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人主賢則豪杰歸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