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莊公十年》記載:齊國攻打魯國,在長勺擺開陣勢。魯莊公想擊鼓進攻。曹劌(guī)說,還不行。齊軍擊了三次進擊鼓后,曹劌說,可以進攻了。一下子把齊軍打得大敗。戰后,魯莊公問曹劌為什么這么打能勝。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鼓:擊鼓,古時作戰,擊鼓是進擊的信號。作氣:振作起士氣。再:第二次擊鼓。三:第三次擊鼓。竭:指士氣耗盡。盈:指士氣高漲。克:戰勝。曹劌的話是說,打仗靠的是勇氣,擊頭遍鼓,士氣振作起來。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衰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枯竭了。他們的士氣枯竭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一鼓作氣:現在指(不論干什么)鼓起勁來,一口氣干完。再而衰,三而竭:現在指一口氣沒拿下來,干勁就逐漸衰落了。
成語: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彼竭我盈。
上一篇:《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