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語出唐·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詩見“一封朝奏九重天……”條引。韓愈于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皇帝,由刑部侍郎貶官潮州(今廣東省潮陽市)刺史,此詩為離長安南行途中所作。秦嶺:橫貫陜西南部的山脈。《讀史方輿紀(jì)要》:“藍田縣:秦嶺在縣東南,即南山別出之嶺,凡入商、洛、漢中者,必越嶺而后達。”藍關(guān):《括地志》:“藍田關(guān)在雍州藍田縣(今陜西省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即秦峣關(guān)也。”馬不前: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驅(qū)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陰云密布,橫鎖著秦嶺山脈,我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何處呢?朔雪皚皚,覆蓋著藍關(guān)大地,馬也不愿意往前走了。語含雙關(guān),既寫出了自然天氣的寒冷,也寫出了政治氣候的惡劣。回頭后顧,云遮而不見家鄉(xiāng),亦不見長安,大有“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之慨,表達了不獨思念家鄉(xiāng),更系心國事的忡忡之憂。瞻念前途,大雪攔阻,卻要前往“路八千”的貶謫之地,真是“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寫出了道途的艱辛,也寫出了政治上的失意。借景以抒情,于蒼茫雄闊的景色中見出詩人失路的形象,沉郁感人。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抒發(fā)“英雄失路”之感,或用以形容道途的艱難。
例如
①山高坡陡,地濕路滑,卡車顛顛簸簸地艱難行進著,那一天黯然傷神的行程啊,真有點像當(dāng)年韓愈被貶潮州行至秦嶺山中遇雪的情景:“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在我們只不過是“雪漫山原車不前”罷了。(摘自毛琦《街頭雪花紛紛飛》)
②山陰處沉積著去冬的殘雪,陽光留意不到的地方,仍舊覆壓著小草的生命,雖然春天已到嶺南,但嶺北這個堡壘它是絕不輕易放過的,皚皚白雪硬似鐵甲,做出一副沉睡千古的樣子,詩云“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大概就是眼前這種情景吧。(摘自廬野《冷熱兩番秦嶺風(fēng)》)
③此時此刻,我那種無家可歸的飄零感和失去了根系的植物似的蔫萎狀,即應(yīng)該用崔顥的“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韓愈的“云橫秦嶺家何在”來表達才合適。(摘自張賢亮《綠化樹》)
④新的方式使得通過電視進行交流互動不再給人以“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的感覺。(摘自鄭熠《電視與電子政務(wù)》)
⑤就在這古人喟嘆“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的崎嶇山道上,張敬輝和他的同伴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次電力線路危重險情的搶險任務(wù),承受過多少次山野間巡查維護線路時的風(fēng)餐露宿。(摘自胡興平《為了萬家燈火明》)
上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下一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