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讓:辭讓,拒絕。擇:舍棄。泰山不拒絕貧瘠的土壤,所以能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挑剔細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廣。比喻器量宏大的人,能夠包容一切。也指建立偉大的功業,需從點滴做起。秦·李斯《諫逐客書》:“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p>
【例】秦朝的政治家李斯說得好:“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彼阅芰σ彩且稽c點培養起來的,沒有意志力的人,是不可能有高超才能的。(肖麗萍等《學習中的煩惱與解除》)
上一篇:《泰山不為飄風動,磐石不為疾流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