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之劍,犀角不足齒其鋒;高山之松,霜霰不能渝其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太阿:古代寶劍名。霰(xiàn):空中降落的小冰粒。渝:改變。像太阿一樣名貴的寶劍,多么堅利的東西也不能使它的鋒刃缺鈍;扎根在高山上的松樹,嚴霜冰霰也不能使它改變節操。比喻有志之士寧愿舍棄性命,也要保持氣節。唐·張九齡《與李讓侍御書》:“太阿之劍,犀角不足齒其鋒;高山之松,霜霰不能渝其操。”
【例】真正的革命者,誰怕死來?古人有言,“太阿之劍,犀角不足齒其鋒;高山之松,霜霰不能渝其操。”想我廖仲愷,雖不是太阿之劍、高山之松,但那革命黨人的鋒芒和氣節還是有的。舍生取義,我愿為之。(據《名人傳記》載《何香凝虎穴救夫》)【提示】“霰”不要讀成sǎn;“渝”不要寫成“諭”。
上一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妄受不為忠,妄施不為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