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關社交·理解的名人名言大全
知己難逢,英哲罕遇。
——[唐]魏元忠《上高宗封事》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琵琶行》
父子兄弟非不親矣,其心未必同;君臣朋友非不疏矣,其心未必異。
——[唐]羅隱《兩同書·同異》
人生樂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明妃曲》
人之各以其才自致于世,必能相及也,而后相知;必相知也,而后能相為言。
——[元]戴表元《趙子昂詩文集序》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
——[元]薩都剌《留別同年索士巖經(jīng)歷》
古人說不言是最大的理解,這句話或者有深奧的道理。
——周作人《沉默》
人之互相理解是至難——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表現(xiàn)自己之真實的感情思想也是同樣的難。
——周作人《沉默》
第一要自己曉得自己,第二要自己曉得別人,第三要別人曉得自己。自明, 明他,他明,是解決二人以上的問題的根本方法。
——陶行知《對于參與國際教育運動的意見》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 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
——毛澤東《實踐論》
了解人是一門最高深的藝術,便是最偉大的哲人、詩人、宗教家、小說家、政治家、醫(yī)生、律師,都只能掌握一些原則,不能對某些具體的實例——個人——有徹底的了解。
——《傅雷家書》
彼此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加速友誼的進展。
——秦瘦鷗《梅寶》
要理解人的真價值,不能只看外表,正面觀察,反面分析,側(cè)面印證,都不可少,還得觸類旁通,聯(lián)系上下周遭,大節(jié)嶙嶙,小節(jié)出入。
——柯靈《不廢江河萬古流》
有時近在咫尺, 彼此思想?yún)s格格不入, 有時時空相距都很遠, 然而卻能心心相印。
——蕭乾《喬伊斯與易卜生》
大大小小的群體之間,盡管生活上你已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但是心理上還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是其是,各美其美,甚至還要以我之是強人為是,以我之美強人為美,一句話,相互不理解,相互不容忍。
——費孝通《外訪雜寫·前言》
對于朋友,是不能要求太嚴,有時要能諒解是朋友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條,評價友誼,要和歷史環(huán)境、時代氣氛聯(lián)系起來。
——孫犁《談友》
提高對人的理解,不經(jīng)常接觸社會那本無字的大書,也包括嚴格解剖自己,就斷然無法辦到。
——秦牧《尋夢者的足印》
悲哀因分擔而減輕,喜悅因共享而加強。
——余光中《何以解憂?》
不理解本身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尋求理解的前提。
——王蒙《安祥》
人人都渴望理解,這正說明理解并不容易。
——王蒙《安祥》
理解人和理解事物好像不同,不能用理性去分析,只能用感情去感覺。
——張賢亮《綠化樹》
人類的許多不幸,是由于彼此的不能理解、不能對話造成的。
——張潔《我的船》
一個人對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獨特的感受,真正獨創(chuàng)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獨。
——周國平《愛與孤獨》
不被理解未必就是不幸。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值。
——周國平《愛與孤獨》
其實,愛和理解并不能使人原諒,而只是使人容忍——對事實表示無可奈何的承認和接受。
——周國平《人與永恒》
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決非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則是最可怕的痛苦。
——周國平《自我二重奏》
哪怕是最最蠻橫最最強硬的人,也渴望著得到關注、了解和愛!
——程乃珊《橙黃桔綠到中年》
人可能舍棄一切,卻無法舍棄被理解的渴望。
——史鐵生《隨筆十三》
在生命世界,一種生命對另一種生命的理解,是以自己的愛好、需要、“胃口” 為前提的。
——謝選駿《荒漠·甘泉》
理解不是贊同,它是一種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是一種滿懷寬容的尊重。
——素素《理解》
相知相契水乳交融的感情雖然動人,卻往往不切實際。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背景,都有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獨特的價值標準和處事方式,尋求一致顯然是強人所難。但彼此間飽含尊重的理解卻是人們能夠付出也渴望得到的。
——素素《理解》
人生之旅,最欣慰的莫過于被真誠的理解。最遺憾的則是誤解甚或曲解。
——朱宗巍《偶感篇》
如果說,理解人是一種贈與,那么,被人理解就是享受——一種金錢無法替代的享受。
——朱宗巍《偶感篇》
人在理解中意識到他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理解同時也拓寬了人生的境界。
——殷鼎《理解的命運》
真正的理解,一旦牢牢地系結在兩個互愛靈魂的兩端, 它就會變成一座不朽的橋。
——金馬《青春情思串》
一個正直的人要經(jīng)過長久的時間才看得出來,一個壞人只要一天就認得出來。
——[古希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只要自己的苦心被人了解,那就是莫大的報酬了。
——[英國]莎士比亞《李爾王》
一個人的理解力越強。就越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新穎獨到之處。
——[法國]布萊茲·帕斯卡爾《思想錄》
理解無疑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美國]威爾遜《演說》
理解還是很有用的! 如果你不理解,你就得不到什么。
——[法國]羅曼·羅蘭《母與子》
有時候一個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讀一本好書一樣,只有讀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
——[蘇聯(lián)]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理解并不能消除罪惡,但它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為人們能用它來對付一個可以理解的黑暗。
——[瑞士]榮格《靈魂與符號》
哪怕我把自己關緊像捏攏手指,你最輕微的目光也很容易打開我,一瓣兒一瓣兒開,就像春天打開(巧妙、神秘地觸摸著)第一朵玫瑰。
——[美國]肯明斯《有個地方我從未去過,在經(jīng)驗之外》
接受或給與贊譽和愛,從本質(zhì)上講并無害處,而是有利于人的正常生活的。
——[美國]肯明斯《與人交往》
要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立場上體會他的心情,否則很難真正了解。
——[美國]哈潑·李《百舌鳥之死》
一旦你和一個人親近起來了,了解到他的想法、情感和感覺的時候,他就不僅變得可以理解,而且成為善良、有吸引力的了。
——[美國]坦恩鮑姆《羅杰斯與非指導性教學法》
上一篇:關于情感性格·理智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宇宙天地·生物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