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這一段總的是說對一個人、一個物喜愛他而又能知道他的缺點,不愛他而又能知道他的優點的,天下是很少有的,前一“惡”字讀“è”,缺點。后一“惡”字讀“wù”,討厭。諺語的兩句話是舉例說明:因為寵愛自己的兒子,所以看不出他的缺點。因為貪得無饜,所以自己的莊稼長得好也總嫌它不好。碩,指籽粒肥壯。
反義語:知子莫若父。
參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美者”條。
《禮記·大學》:“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這一段總的是說對一個人、一個物喜愛他而又能知道他的缺點,不愛他而又能知道他的優點的,天下是很少有的,前一“惡”字讀“è”,缺點。后一“惡”字讀“wù”,討厭。諺語的兩句話是舉例說明:因為寵愛自己的兒子,所以看不出他的缺點。因為貪得無饜,所以自己的莊稼長得好也總嫌它不好。碩,指籽粒肥壯。
反義語:知子莫若父。
參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美者”條。
上一篇:《人至察則無徒.》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人莫能左畫方而右畫圓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