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勢尊衣美,不以夸賤欺貧》原文與賞析
有道之士,雖中外信順,不以誹謗窮墮;雖死節輕財,不以侮罷羞貪;雖義端不黨,不以去邪罪私;雖勢尊衣美,不以夸賤欺貧。(《韓非子·解老》)
【注釋】誹謗:議論,指責。罷:通“疲”,軟弱無能。罪:貴罰。
【譯文】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即使自己內心和外表真誠和順,也不因此而去指責那些意志窮困、精神墮落的人;即使自己能夠舍生忘死、輕視財物,也不因此而去侮辱軟弱無能的人和恥笑見利忘義的人;即使自己能夠舉止端正、不結黨營私,也不因此而去嫌棄行為不正的人和怪罪自私的人;即使自己地位尊貴、衣著華美,也不因此而去在卑賤的人面前夸耀和欺辱貧窮的人。
【評說】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而且對人們也是一視同仁的,不會采取不道德的方式來對待沒有道德的人。這是法家在汲取老子的思想智慧。韓非對老子思想中圣人的四種德行“方”、“廉”、“直”和“光”做了有利于推行法治思想的解釋。“方”是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對君主有所隱瞞;“廉”是指不貪圖錢財,不貪生怕死,能夠順應國家的需要而獻身;“直”是指公正無私,不結黨營私;“光”是指尊貴顯赫,引人注目。
上一篇:《莫高談闊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