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花環(《出曜經》)》原文與賞析
昔有國王女,為王所愛,未曾離目。時天降雨,水上有泡。女見水泡,意甚愛敬。女白王言:“我欲得水上泡以為頭花鬘。”王告女曰:“今水上泡不可獲持,云何得取以為花鬘?”女白王言:“說不得者,我當自殺。”王聞女語,尋召巧師而告之曰:“汝等奇巧靡事不通,速取水泡與我女作鬘。若不爾者,當斬汝等。”巧師白王:“我等不堪取泡作鬘。”其中有一老匠,自占堪能取泡,即前白王:“我能取泡與王作鬘。”王甚歡喜,即告女曰:“今有一人堪任作鬘。汝可自往躬自瞻視。”女隨王語,在外瞻視。時彼老匠白王女言:“我素不別水泡好丑。伏愿王女躬自取泡,我當作鬘。”女尋取泡,隨手破壞不能得之,如是終日竟不得泡。女自疲厭而舍之去。女白王言:“水泡虛偽不可久停。愿王與我作紫金鬘,終日竟夜無有枯萎。”水上泡者誑惑人目,雖有形質生生便滅。
譯文
從前有一個國王的女兒,國王非常疼愛她,甚至一刻也不讓她離開自己的眼睛。
有一天,下了一場雨,地下的雨水上面漂著許多水泡。公主看見了水泡很喜歡,就對國王說:“我要用那些水泡做成頭上的花環。”國王對公主說:“水上的泡泡不能用手抓獲,怎么能夠取來做成花環呢?”公主對國王說:“如果得不到,我就去自殺。”國王聽了公主的話,就去尋找、召集能工巧匠,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巧手奇才,沒有不精通的事情。趕快取來水泡,給我女兒做花環。若是做不到,我就殺了你們!”工匠們都說:“我們不能用水泡做花環。”但是其中有一個老工匠自稱可以做到,他走上前去對國王說:“大王,我能夠取水泡來給公主做花環。”
國王非常高興,就對公主說:“現在有一個人能用水泡做花環,你可以自己親自去看看。”公主按照國王所說的話,到外面去看老工匠制作花環。
老工匠對公主說:“我從來分不清什么樣的水泡好看,什么樣的水泡難看,希望公主能夠親自去挑選水泡,拿來給我做花環。”公主就去取水泡,可是手一碰到水泡,水泡就破碎了,取了一天也沒有取到一個水泡。公主自己疲勞厭倦起來了,就跑回去不再要水泡了。她對國王說:“水泡這個東西很虛假,拿到手里一刻也停不住,我不要了。希望父王給我用紫金做花環,那是永遠不會枯萎的。”水泡只能迷惑人的眼睛,雖然有形狀卻很快就會破滅。
感悟
這個故事使人想起兩個成語。
一個是“徒有其表”。有些外表美麗的事物,恰如好看的水泡,華而不實,一觸即破。我們做人,也可以由此悟出道理:寧可做平平常常、樸實無華的人,不可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
另一個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老工匠的策略是:公主一定要水泡做花環,就讓她自己選水泡好了。這體現了老工匠的智慧。倘若不是他想出這樣的辦法,工匠們大約都難免被殺頭的命運。而這位公主看來并不是蠻不講理地捉弄別人,因為她自己真的按照老工匠說的去取水泡了。在事實面前她終于醒悟,并放棄了不合理的要求。這表明,要讓別人明白某個道理,最好的辦法是:讓事實說話。
上一篇:《水民雙監之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水流不常滿》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