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釁焉,妖不自作》原文與賞析
內蛇與外蛇斗于鄭南門中,內蛇死。六年而厲公入。公聞之,問于申繻①曰:“猶有妖乎?”對曰:“人之所忌,其氣焰②以取之。妖由人興也。人無釁③焉,妖不自作。人棄常④,則妖興,故有妖。”(《左傳·莊公十四年》)
注釋
①申繻(xū):魯國大夫。②氣焰:氣象,指人的道德品行。③釁(xìn):縫隙,缺陷。④常:常規,常理。
譯文
在鄭國國都的南門下面,一條門里的蛇與門外的蛇在搏斗,結果門里的蛇被咬死。六年之后鄭厲公回國。魯莊公聽說這件事,就問申繻說:“難道是因為妖孽作怪(鄭厲公才回國的)嗎?”申繻回答說:“一個人(是否遇到他)所顧忌的事,是由于他自己的氣焰所導致的。所謂妖孽都是由于人自身原因才產生的。人若沒有缺陷,妖孽不會自己產生。人若丟掉了常道,妖孽就產生了,所以才有了妖孽。”
感悟
人類沒有出現之前,肯定沒有所謂“妖怪”之說。有了人,妖也就在人們心中相伴而生了。“妖由人興”說得實在是妙。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世上無鬼神,心虛鬼纏身。只要心中坦蕩蕩,何懼“小鬼”長戚戚!
上一篇:《人無有不善》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