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莫大于輕敵》原文與賞析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①。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②。(《老子·六十九》)
【注釋】 ①主、客:主,主動進攻;客,被動以守待攻。行(xíng)無行(háng):行軍沒有一定的行列、陣勢。攘臂(rǎng bì):激奮時援起袖子、伸出胳膊。扔:投擲,攻擊。執無兵:手中沒有兵器可持。②抗兵相若:雙方的兵力相當、差不多。哀:閔,戚然,不以用兵為喜。
【譯文】 用兵有一種說法:“(兩軍相對峙時)我不敢主動地進攻而是被動地以守待攻,不敢前進一寸反而后退一尺。”這就是說行軍好像沒有一定的陣勢,奮臂時好像沒有胳膊,攻擊時好像沒對象,握在手中好像沒有兵器。沒有比輕敵更大的禍患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法寶。(老子以“儉,慈,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兩軍相當時,悲戚的一方勝。
【感悟】 老子的思想是反戰的。他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并揭示了戰爭的根源:統治者的貪婪和強權思想。而他的關于用兵的具體戰術,如主張以退為進、以守待攻、藏而不露等,則充滿了軍事辯證法。
上一篇:《禍福自承當》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禁必以武,賞必以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