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雖不善,猶愈于無法》原文與賞析
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立官長以為官,非立官以為長也。法雖不善,猶愈于無法,所以一人心也。(《慎子·威德》)
【注釋】愈:勝過,超過。
【譯文】古代設立天子并給以尊貴的地位,并不是為了給他一個人好處。……之所以要設立天子,是為了天下人的利益著想,而不是為了天子才設立了天下;設立國君是為了國家的民眾,而不是為了國君才建立了國家;設立管理部門的長官是為了管理,不是為了長官才設立了管理部門。法律雖然不完善,但是有法律還是比沒有法律好,它能夠用來統一人的思想。
【評說】法治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它是萬萬不能的。由于禮治導致了人治進而出現了禮崩樂壞、天下滔滔的混亂局面,慎子等思想家將社會政治理想寄托在法治上。慎子的“尊君”只是將君主作為推行法治政策的必要條件,君主是推行法治的保障,因而這一權位有虛擬色彩和象征意義,盡管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但君主自身不可為所欲為。
上一篇:《法莫如顯,術不欲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泛愛眾而親仁》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