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效新書》原文與賞析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由戚繼光晚年讎校而成,是其一生治軍經驗的總結。該書吸收了他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的精華,又補充了新的內容,是在當時新技術條件下如何選兵、編伍、練技術、練戰術以及如何培養選拔任用將領、管理部隊的一部更加系統完備的兵書。
該書共14卷、計12篇,問世之后被多次刊刻、廣為流傳,直到清初仍受到人們關注。但是自編修《四庫全書》之后,此書就未曾刊刻、印刷過。人們漸漸就忘掉了這部兵書,以致它成了一部至今尚未被重視的兵書。現在的主要版本有:明萬歷十二年、十六年、二十年、三十二年刻本,明崇禎十七年刻本和一種不明時間的明刻本,此外還有一種手抄本。這些版本目前存數極少,多數已為孤本。
從事古代兵法研究的范中義、余大吉、劉慶等軍事科學院專家學者對十四卷本《紀效新書》做了首次全面完整地校勘和注釋工作,為我們領略該書的智慧與精華提供了便利。它雖然是在特定歷史和環境下的治軍經驗,但含有一般的治軍原則和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東西。因此,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汲取有益的治軍經驗。
作者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人,后定居于山東蓬萊,是杰出抗倭將領和民族英雄,是著名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他一生戎馬生涯40余年,南抗倭、北御“虜”,轉戰南北,身經百戰,為保衛海防立下了不朽功勛。
上一篇:《投筆膚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鬼谷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