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清潔之吏,而務必知之術》原文與賞析
人之不事衡石者,非貞廉而遠利也,石不能為人多少,衡不能為人輕重,求索不能得,故人不事也。明主之國,官不敢枉法,吏不敢為私,貨賂不行,是境內之事盡如衡石也。此其臣有奸者必知,知者必誅。是以有道之主,不求清潔之吏,而務必知之術也。(《韓非子·八說》)
【注釋】事:從事。衡:秤。石:古代量器,十斗為一石。
【譯文】人們之所以不在衡和石這些量器上打主意,不是因為他們正直清廉從而能夠遠離利益,而是因為石不能為人們增多或減少原來的數量,衡不能為人們加重或減輕原來的重量,對它們有什么要求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人們就不會在它們上面花費氣力。明智君主所統治的國家,官員不敢徇私枉法,官吏不敢謀取私利,賄賂的事情行不通,這樣,國內的政事就都像衡石這些量器一樣公正了。這樣,他的大臣中如有干壞事的,就一定會被發覺,被發覺的就一定會受到懲處。因此那些治國有術的君主,不是去尋求清正廉潔的官吏,而是致力于掌握一定能夠察知臣下為非作歹的方法。
【評說】腐敗的問題應該從源頭抓起,否則,腐敗的事情還是會一再發生。因此,即使有了高明的監察方法,怎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
上一篇:《不求人過》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不蓋不義,不犯非禮》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