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植物結緣的蔡希陶
蔡希陶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他出生在浙江省東陽市的一個小鎮上。從小他就熱愛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1928年,蔡希陶通過姐夫陳望道的介紹,從上海來到了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在這里,他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對綠色世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從此拉開了帷幕。
1932年,一個寒氣逼人的早晨,蔡希陶受所長胡先骕先生重托,告別了古老的京城,只身闖入了云南這塊蠻荒之地。他渡過金沙江,踏著越來越深的秋草,他的采集工作一步步深入到了彝族聚居的涼山邊緣地帶。他以過人的膽識,懾服了黑彝頭人,得到了在大涼山地區活動的許可。
眼前是一片莽莽蒼蒼的大山,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使得蔡希陶興奮不已,他陶醉在其中,他不知疲倦和艱苦,甚至生命的危險,在叢林中采集著一份又一份植物標本。
從1932年到1937年,他跑遍了云南的三迤。采集植物標本12000余號,共120000余份,第一次向世人揭開了云南植物王國的面紗。
1938年2月,蔡希陶到達昆明,他以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名義建立了工作站,不久由他領導的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正式成立。因經費無著,生活困難,蔡希陶就約幾個朋友集資開辦小農場,靠種菜養花到城里出售來維持生活。
有一次,蔡希陶聽說美國的一個科學研究機構想買一批云南的山茶花,于是,他便和馮國楣等同事東奔西跑收購了一些茶花航郵寄去,想不到事后卻收到從美國匯來的900美元。這在當時可算得上是一筆大款了。
蔡希陶病沒有用那900元美金添置生活用品,而是用它買下100多畝土地擴大了農林所的科研種植基地。此后,云南農林研究所改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蔡希陶任所長。研究所逐步發展壯大,無論是生產實踐與科學實驗都處于領先地位,還培養了不少植物科研的棟梁人才。
1958年,蔡希陶離開他創辦了20年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遠赴西雙版納,在荒涼的小勐侖葫蘆島上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小勐侖熱帶植物研究所,親自擔任所長。
上一篇:不再長上牙的水牛
下一篇:世界上最長壽的龍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