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槎客喻》注釋,意譯與解說
乘槎①者既出君平之門,有問者曰:“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轉轉,昏昏浩浩,有怪有靈,時顛時倒,而子浮泛其間,能不手足之駭、神魂之掉者乎?”對曰:“是槎也,吾三年熟其往來矣!所慮者吾之壽命不知也,不虞②槎之不安而不反人間也。及乘之,波浪激射,云日氣候,黯然而昏,耀然而晝,乍搨而傍,乍蕩而驟,或落如沉,或觸如斗,茫洋乎不知槎之所從者不一也。吾心未嘗為之動。心一動,則手足之不能利矣。不在洪流槁木之為患也。茍人能安其所據③而不自亂者,我未見其有顛越,不必槎④?!?p>——《讒書》卷四
【注釋】
①槎:用竹木編成的筏。君平,指嚴君平,名遵,西漢隱士。揚雄很敬重他。傳說他知道往來天上的木筏到達天上的時間。②虞:憂慮。③據:依據,依托。④不必槎:不一定只有槎是這樣。
【意譯】
乘槎的人出了君平家的門之后,其中有個人問他道:“那河流,天高路遠,逶迤曲折, 廣大而又昏暗,路上有精靈怪異,顛簸不息,而你駕槎其間,能不嚇得手腳發抖,把魂丟掉嗎?”嚴君平答道:“這槎我駕著它往來已三年了,一切都熟了,我常常想到的是我的壽命究竟幾何,而不擔心駕著槎不安全難返人間,乘它的時候,波濤洶涌, 加上有云天氣,一會兒暗得似夜晚,一會兒又明亮如白晝,忽兒大浪拍擊,忽兒又被高高地拋起,急速前駛,有時落下去就像要沉掉一般,或者碰到什么東西便如同相斗似的,恍恍惚惚,不知道槎會駛向哪里的事可謂太多了。但我的心不曾為之動搖過。心一動,那么手腳就不靈活了,而不因為在洪流之中,槎就會有什么隱患,如果一個人能夠安心于他的憑托而不自相慌亂,我相信他是不會顛撲的,不一定只有駕槎是這樣。”
【解說】
《槎客喻》中,賓與主的問與答,深刻地告訴我們,不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專心致志毫不動搖,毫不害怕,坦然而沉著,只要這樣,就能度過艱難的處境,而文末“不必槎”三字,則在我們面前拓開極為廣闊的天地,是啊,難道只有駕槎乘筏是這樣嗎?有多少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心一動,則手足之不能利矣。”“茍人能安其所據而不自亂者,我未見其有顛越。”是的,我們如果在某些方面有所失,或自己將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則往往是我們自己不能安心于自我的憑借,心為物動所致,心自亂則不能自我駕馭,有些人墮落了,有些人則被收買或被腐化了,如此等等,不勝其悲。當他們有機會“懺悔”時,往往會歸罪于他人或其它的種種原因,為自己開脫。故而智者告訴人們,我們往往不是被敵人打倒,而常常為自己打倒,要說世上果有什么敵人,那真正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弱點,因此說,用心的專一,心居中正,會使我們每個人變得不可戰勝, 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都是這樣。
【相關名言】
應該相信, 自己是生活的戰勝者。
——法國·雨果
上一篇:《劉基·楚王問陳軫》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樗樹之用》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