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列御寇比射》注釋,意譯與解說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①,引矢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之,適矢復沓②,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③也。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于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④之志,爾于中也殆矣夫!”
——《莊子·田子方》
【注釋】
①伯昏無人,寓言中虛構人物。②適矢復沓(ta):適,去;沓,重。一箭剛射出,一箭又在弦上。③象人:木偶。④恂目:瞬目,神色不定的樣子。
【意譯】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表演射箭,只見他拉滿弓弦,并在肘上放了一杯水,鎮定自若,一箭射出,接著又迅捷地接一連二地把箭發出,往往前一箭剛射出,后一箭已扣在弦上。這個時候,他的身體就像木偶一樣,紋絲不動。可是伯昏無人卻說:“這只是有心要射的那種射,不是無心要射的那種射。倘若我和你登上高山,踩著險石,身臨百丈深淵,你還能射嗎?”于是伯昏無人就登上高山,足踩險石,身臨百丈深淵,背對著深淵向后挪步,腳的三分之二懸在崖外,然后邀請列御寇上前,列御寇嚇得伏在地上,汗流到腳跟。伯昏無人這時才說:“達到最高境界的人,能夠上窺青天,下隱黃泉,放縱奔馳于八方,而神色不變。現在你卻驚慌不定,那你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少了。”
【解說】
列御寇之射不能說不神,但是列御寇是在沒有生死憂患的情況下發箭的,這尚不能證明他達到了摒除一切雜念的無心的空明境界。因此伯昏無人讓他背臨深淵,經受生死的考驗,這就使列御寇顯出了原形。而作者傳神的妙筆也把讀者引向了生死之崖,與列御寇一起去作生死的體驗。這種體驗自然是非常殘酷的。正因為死是人心難以逾越的大關,所以你才能意識到無心的艱難。列御寇出于對自我生命的留戀,終于膽怯了,而又有誰不留戀生命的呢?從某種意識上來講,對自我的意識越強,就越是不能拋棄生死之念,因此大概只有麻醉自我意識,才能不知生死;不知生死,才能根除對生的依戀,對死的恐懼;既無生死的干擾,也就談不上名利的干擾,他的心就能如同無色無臭的清泉一樣明凈,也許這時候他才能洞鑒世界的真實。盡管,麻醉只是暫時的,但如同人要醉酒一樣,有時候也是需要的。
【相關名言】
如果誰以為只有革命一帆風順,事先得到不會遭失敗和犧牲的保票才去革命,那他就根本不是革命者。
——張志新
上一篇:《劉基·冥谷之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千里馬》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