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道人·蚊蟲結拜》注釋,意譯與解說
蚊子結拜, 城中蚊子是把弟, 鄉下蚊子是把兄。把兄謂把弟曰: “你城中大人, 珍饈①適口, 美味充腸, 肌膚嫩而腴, 爾何修有此口福?我鄉下農夫, 藜藿②充饑,糠秕下咽, 血肉粗而澆③, 我何辜甘此淡泊?”城蚊曰:“我在城中, 朝朝宴會, 日食肥甘, 甚覺饜膩。”
——《嘻談錄》
【注釋】
①珍饈:珍奇貴重的食物。②藜藿:草本植物。藜:草本植物。藿豆類作物的葉子。③澆: 薄。
【意譯】
兩只蚊子結拜,城里的蚊子是把弟,鄉下的蚊子是把兄。把兄對把弟說:“你們城中的大人們,山珍海味十分適口,用美好的食物充填胃腸,所以肌肉皮膚長得又嫩又胖。你是積了什么德才有這樣的好口福呀?我們鄉下農夫,用野菜豆葉充饑,糠皮秕谷下咽,皮肉生得既粗又瘦。我是作了什么孽,甘心過這種恬淡棄欲的生活呀!”城中的蚊子說:“我在城里,天天赴宴,時時吃精美的食品, 已覺得飽脹膩煩了!”
【解說】
這則小故事的影射寓意可以說是十分明顯的。雖然同為蚊蟲,可一個在鄉下,一個在城里,因此兩者的處境卻有天壤之別。窮者更窮,富者更富。一個是“藜藿充饑,糠秕下咽”,一個是“珍饈適口,美味充腸”,作為結拜兄弟,卻不能享有平等的待遇,這種現象不正是當時社會等級差別的真實寫照嗎?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世俗不平等現象的無情抨擊。同時,我們又不難得出另一方面的啟示:對于同一種現象,每個人均有不同的觀察視角。在鄉下把兄看來,把弟的生活是舒適無比的,可對于把弟來說,這種生活已使他不勝厭煩。由此,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能單純從自身的視角去作淺性的評判,而應該立體地全方位的作出科學的考察,這樣,我們才能對所要觀察的對象作出全面透徹的了解,作出科學準確的評判,避免可能出現的偏頗與錯誤。
【相關名言】
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韓非
上一篇:《醉月子·蚊符》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蜀賈三人》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