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是什么意思
【典源】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今譯】 春秋時,管仲等隨齊桓公北伐孤竹國,春天進發冬天返回,迷失道路。管仲說:“這時用得上老馬的智慧了。”于是放開老馬讓它走在隊伍前頭,找到歸路。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富有經驗閱歷。
【典形】 存老馬、孤竹馬、老馬識途、老馬知道、老馬知路、識途老馬、自諳深磧路、老馬迷路。
【示例】
〔存老馬〕 唐·杜甫《江漢》:“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孤竹馬〕 清·黃景仁《滿江紅》:“識路漫夸孤竹馬,問名久似遼東豕。”
〔老馬識途〕 清·黃景仁《立秋后二日》:“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老馬知道〕 唐·杜甫《觀西安兵過》:“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
〔老馬知路〕 宋·陸游《東窗遣興》之三:“老馬漫知路,鈍錐寧出囊。”
〔識途老馬〕 清·錢謙益《夜過磨盤嶺》:“攫食饑烏心未飽,識途老馬足堪捫。”
上一篇:老桑烹龜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聊城射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