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守株待兔》注釋,意譯與解說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珠,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子·五蠹》
【意譯】
宋國有個人正在耕田,忽然看見一只飛跑的兔子一頭撞在田里的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這個人揀起兔子,十分得意。他索性丟下農具,守在樹樁跟前,希望再能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等呀,等呀,當然是不可能再等到兔子了,而他這種愚蠢的做法,卻被當作笑話傳遍了宋國。
【解說】
這是一則對那位宋人把偶然現象當作必然規律進行嘲諷的故事。世界上的現象,有經常重復出現的,也有出現過一次,之后就絕難重復的。前者是由事物內部本質的原因引起的,后者則完全是一種偶然、碰巧,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內部次要的,非本質的原因引起的。在這則寓言中,兔子觸株而死,這純粹是一個偶然的現象,根本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聯系。癡心妄想地在那里等待, 其結果只能是兩眼望穿, 一無所獲, 反被人嘲笑。因此, 這則寓言可以教育人們,一定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切不可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同時,它還可以進一步勸告人們,放棄主觀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碰巧上面,這類機會主義、等待主義的想法,只能是和那個守株待兔的宋國人一樣,到最后一無所獲。當然如果想用陳舊過時的方法來解決當今的新問題,那與守株待兔、不知變化的做法, 也并無二致。
【相關名言】
承認自然界的必然性, 并從其中引出思維的必然性, 這是唯物主義; 從思維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規律性等等, 這是唯心主義。
——蘇聯·列寧
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
——法國·左拉
上一篇:《劉安·塞翁失馬》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宋元君夜夢神龜》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