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偽僧》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一僧勸誘人: “施主齋僧,施舍奉佛,死后可免地獄刀鋸之災。”不久,僧與施主齊亡,僧因罪深,乃受刀鋸之災。施主見僧受罪, 因問何故?僧曰: “你不知故,閻王見世間寺廢僧稀, 將一個僧鋸開做兩個用。”
——《博笑珠璣》①
【注釋】
①《博笑珠璣》:笑話集名。作者不詳, 一名《新刻華筵趣樂談笑酒令》,本書卷四“談笑門”, 共收笑話六十九則。有明末刻本。
【解說】
和尚勸人行善,只要他自己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就不干他人的事。不過這個和尚卻是行善讓給別人,自己作惡多端,以致到地獄中要受刀鋸之災。這樣的和尚, 叫做偽君子。偽君子的功夫,就是欺騙、撒謊, 口頭上說得冠冕堂皇,裝得道貌岸然,實際中卑污無恥。這功夫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是“臨死不屈”——你看他受著刀鋸之刑,還要騙人。對這種人光是刀鋸之刑還不夠,應該下“拔舌地獄”去!靠騙人生活的,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法國喜劇大師莫里哀的《偽君子》,就塑造過一名叫答爾丟夫的大騙子。俄國作家果戈理的《欽差大臣》,也寫了一個騙子——赫列斯答。這兩個外國騙子都是戲劇形象。在舞臺上人們可以看到答爾丟夫的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精彩表演。莫里哀通過答爾丟夫這個教會偽善者的描寫,對十七世紀法國專制政治予以辛辣的諷刺。俄國的騙子本來沒有想騙,被誤認為欽差大臣后, 見到有利可圖,于是順水推舟,順手牽羊而已。在這位臨時騙子的滑稽表演中,俄國官場的丑態原形畢露。中國和尚的騙術沒有具體描寫——它是寓言,但我們完全可以將它們合起來理解、領會。
【相關名言】
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
——朱之瑜
上一篇:《王充·仕數不遇》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潘游龍·體貼孔子》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