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祝宗人說豬》注釋,意譯與解說
祝宗人①玄端②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③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④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茍生有軒冕之尊,死得于腞楯⑤之上、聚僂⑥之中則為之。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 ——《莊子·達生》
【注釋】
①祝宗人:即祝人、宗人,都是掌管祭祀的官。《周官·春官》中有大祝、小祝和都宗人、家宗人等。②玄端:用于祭祀的齋服,黑色而端正,故稱。③(huan):同豢,喂養。④錯:借為措,放置。⑤腞(zhuan)楯(xun):裝飾漂亮的柩車。⑥聚僂:有紋飾的棺槨。
【意譯】
祭祀官穿著祭服來到豬欄邊上,對豬說:“你為什么怕死?我將喂著你三個月,然后十天戒,三天齋,鋪上白茅,把你的肩臀放在有雕花的刀板上,你愿意嗎?”為豬打算,還不如在豬欄里用槽糠喂養著;為自己打算,就希望生時能乘軒戴冕做大官,死后能載上華美的柩車,放置在有紋飾的棺槨里得到厚葬。為豬打算就拋棄白茅雕俎,為自己打算就貪求軒冕柩車,這和豬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解說】
人心如同蠟炬,能照見別人,而不能映現自己。這是因為人心受到欲望的蒙蔽,理性常常無法穿透本能的鉛屏。祝宗人為豬打算,是站在一種超然的立場上,所以能作出理性的選擇,而為自己打算,則墮于名利欲望的陷井之中,所以無法作出超然的選擇。世人追名逐利如蠅趨餌,似蛾撲火,往往至死不悟。多少人為了名利,去害人、殺人,又為人害、為人殺;多少人為了名利,喪失了真性真情,異化為虛偽的騙子;多少人為了名利出賣了靈魂,甘做行尸走肉。塵世間的許多罪惡,都是名利的嫁妝,然而名利又是什么呢?它不過是欲望海中的雪山,風月寶鑒中的花顏,不過是子虛烏有的害人幻影罷了。可是欲望卻與生俱來,它是人性中的亞當和夏娃。沒有欲望,也就沒有生龍活虎的真實人生。于是《雜譬喻經》中群猴跳海、《紅樓夢》中賈瑞看鑒的悲劇也就無可避免地要發生了。人如何才能去避免這一人生的荒謬呢?
【相關名言】
名譽的確好像一條河,能載輕浮中空之物,而淹沒沉重堅實之物。
——英國 ·培根
上一篇:《江盈科·知無涯》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韓非·種楊樹》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