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真馬之死》注釋,意譯與解說
馬, 蹄可以踐霜雪, 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飲水, 翹足而陸①,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②,無所用之。及至伯樂③,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④,刻之,雒之⑤。連之以羈縶⑥,編之以皂棧⑦, 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⑧飾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 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
—— 《莊子·馬蹄》
【注釋】
①陸:通踛,跳。②義臺路寢: 義臺,即儀臺,用來舉行儀式,筑土為臺,臺上架屋,當中設門。路寢:正室。③伯樂:姓孫名陽,字伯樂,秦穆公時人。善養馬。④剔(ti)之:剪馬毛。⑤雒(luo)之:給馬戴上籠頭。⑥羈(ji)縶(zhi):絡首曰羈,絡足曰縶。⑦皂(zao)棧:槽櫪。⑧橛(jue):馬嚼子。
【意譯】
馬蹄可以踐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風寒。吃草飲水,翹足跳躍,這是馬的自然本性。即使有高貴堂皇的臺屋,對于馬來說也沒有用處。到了伯樂出世,說道:“我善于養馬。”于是就用鐵燒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給它帶上籠頭,綁上羈絆,然后編入馬槽,這匹馬也就死去了十分之二三了;然后又將它餓著、渴著,接著驅馳、狂奔、訓煉、修飾,前有口銜馬嚼之苦,后有馬鞭的威脅,于是馬就死去大半了。……這也就是治理天下者的過錯。
【解說】
莊子崇拜自然,頌揚無拘無束的自由生命,這種人生理想,對于沖決封建羅網具有積極作用。這很容易使人想起肝腸中盤踞“莊騷兩靈鬼”的龔自珍所作的《病梅館記》。龔生筆下的梅,正如同莊生筆下的馬,它們的自然本性都遭到了陰毒的束縛,殘酷的傷害。于是莊生要非難伯樂,而龔生則發誓要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救天下的病梅。他們這一片愛人之心,真可使人血液沸騰。然而莊子卻受盡了今人責難,原因是,他竟膽敢徹底否定人間世的政教法度。莊子所面對的是一個屠刀飛舞,血肉橫飛的世界,他沉痛地發出警吁:混沌死了!真馬死了!而尋根究底,致死之因乃是統治者私設的政教法度。在他看來治天下之過莫大焉!這樣他也就走向了反面。他要呼吁人們起來拋棄一切政治權力,一切政教法度,以還我自由的人生,讓駿馬奔馳,讓混沌當空。然而,這到底只是莊生的一相夢幻,激憤的否定,無法推動人類的進步,也無法消除世界的苦難,眾生必須痛苦地接受政治權力和政教法度,他必須為自己的發展去犧牲一點自由,進而去換取更多的自由。
【相關名言】
必須推翻那些使人成為受屈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
——德國·馬克思
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約束的,如果敢于宣稱自己是受約束的, 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德國·歌德
在民主國家里, 人民仿佛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是真的, 然而,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法國·孟德斯鳩
上一篇:《韓非·真假寶鼎》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紀昀·真魅》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