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人稱趙光腚,是周立波一九四八年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中所塑造的新的農民形象。周立波以其獨特的觀察,誠摯的情感,粗獷的筆觸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趙玉林如何從一個普通的農民成長為革命戰士的曲折歷程,并以此揭示出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的歷史風貌。趙玉林是成長著的農民英雄,是屬于那些在黨的領導下逐步而徹底覺醒起來的先進農民的典型形象。顯然,這一人物形象的誕生體現了文學應表現新的群眾時代的要求的最初實績。
趙玉林是在關鍵時刻出場的。當肖祥帶領的工作隊進入解放了的元茂屯開展土地改革時,這正是暴風驟雨的前夕。瀕臨滅亡的地主階級、封建勢力并不甘心失敗,企圖負隅頑抗。而尚未真正覺醒的農民群眾雖然對地主老財恨之入骨,但是仍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力量,因而對地主韓老六的罪惡是三緘其口。工作隊進屯的第一次土改會議流產了。形勢是嚴峻的,正在這時,趙玉林挺立了出來,向韓老六發出了猛烈的第一擊,挽回了不利的局面。
趙玉林,三十多歲模樣,一年到頭顧上了吃,顧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著腚,真正是一無所有。他二十歲時就從山東老家闖關東來到這兒,受盡了地主韓老六的剝削和迫害。他一連出了四回勞工,遭到了母死妻兒流落的境遇。不僅如此,他還被迫跪過韓老六的碗碴子,被韓老六送進過日本人的監獄。但他是個硬漢子,從沒淌過一滴眼淚,他說: “窮人要是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哭鼻子,那真是要淹死在淚水里。”正是憑著這種“窮要窮得有骨氣”的信念和精神,趙玉林才挫敗了韓老六妄想霸占他妻子的企圖,這也是他率先起來和韓老六展開面對面的斗爭的內在契機。
在土改工作隊的幫助教育下,趙玉林認識到了土地改革的重要性。他控訴了惡霸韓老六的滔天罪行,決心要“革掉這個忘八犢子的狗命”。當然,趙玉林不是沒有顧慮的,決戰前夕,在韓家長期所形成的威勢下,他有所動搖,能斗倒韓老六嗎?但是,他想起了工作隊,渾身就增加了力量,看到韓老六那雙小綠豆眼,他就冒火,很快地克服了畏難情緒, “叫我把命搭上,也要跟他干到底”,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打垮地主階級的這場斗爭中去。這樣,趙玉林就第一個在大會上控訴了韓老六的丑行,揭開了斗爭韓老六的序幕。沉默的火山終于要爆發了。
雖然下定了決心并且有所作為,但是要在行動上真正戰勝韓老六,還需要勇氣,磨煉和考驗。當趙玉林帶領部分群眾去捕捉韓老六時,恰巧在半道上遇到了韓老六。這是一場公開的斗爭,更是一場心理戰。應該說趙玉林是占有優勢的,他是挑戰者,背后又有群眾和工作隊的支持,可是韓老六也是困獸猶斗,竟然主動迎戰,甚至可以說韓老六似還有些看不起他這個對手。他們對峙著。趙玉林仿佛有些不知所措,竟把用來捆綁韓老六的繩索的雙手放到了背后。不必苛求趙玉林,他不是天生的斗爭英雄。中國的農民遭受了地主太多太長的欺壓,他們很難一下子就擺脫心理上的魔影。但是往日敢怒不敢言的趙玉林畢竟是過去的趙玉林,時代給了趙玉林更多的機會和勇氣。當趙玉林猶豫間,韓老六企圖得寸進尺時,趙玉林終于發出了怒吼,又把拿著捆綁韓老六的繩索的雙手伸了出來。人們終于看到了一個站起來了的奴隸,一個覺醒了的農民,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在斗爭韓老六的大會上,又是趙玉林第一個跳上臺。
趙玉林的重炮猛轟仍然沒有徹底打垮韓老六,不僅如此,那個斗爭會居然還被韓老六的狐群狗黨的插科打諢所沖淡。趙玉林真想狠狠地揍一頓那個搗亂會場的韓老六的把兄弟白胡子。現實的斗爭更使趙玉林認識到,要徹底斗倒韓老六及其所屬的地主階級光靠一兩個人的覺醒和斗爭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多數人的團結奮斗。于是,他在工作隊的領導下,開始艱苦地做起了發動群眾的工作,他團結郭全海、白玉山等一大批群眾,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鐵流,而他又始終在這支鐵流的前面。趙玉林以他自己過去不幸的遭遇來引出大家的苦水,他以他自己的無畏的斗爭做了別人的榜樣。逐步覺醒了的元茂屯的群眾終于在趙玉林的帶領下,活捉了企圖逃跑的韓老六,鎮壓了這個有二十七條人命的惡貫滿盈的狗地主。盡管推翻地主階級的斗爭是那么曲折,但是他的斗爭意志卻始終不渝。正是在這一系列的復雜斗爭中。趙玉林才由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最后在英勇地抵抗韓老六匪幫襲擊的戰斗中,他負傷犧牲。確實,趙玉林“為工農解放事業”獻出了一切,以至生命。
不唯如此,趙玉林的性格還有另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一個正直樸實的受苦人,他還有著感人至深的品性:舍己待人。而當他成為一個“誠實干練”的共產黨員時,他這一美德又放射出熠熠光采。盡管他窮得叮響,他還是收留了受盡地主韓老六折磨的孤兒小豬倌。他為農會的事四處奔忙,以至連自己的一點兒事都沒時間干,即使是階級敵人陰謀報復,燒掉了他的柴禾垛,他首先考慮的還是農會的工作。在斗倒了韓老六分勝利果實時,趙玉林本該劃為一等一級。可是他卻主動把自己降為三等三級,并且勸慰還有點想不通的妻子說: “別著忙,老百姓都有了,咱們就會有的。”樸素的品質升華到了為窮苦百姓求解放,謀福利的崇高境界。更難能可貴的是,正是這種升華使趙玉林逐步擺脫著小生產者的狹隘心懷。當翻身的農民準備把二十多只大豬殺掉,希圖吃個痛快時,趙玉林卻提出: “咱們翻身要翻個長遠,大吃二喝,也不是咱們窮伙計的宗旨。豬擱在農會,到時候賣了,再去買馬,現在咱們小戶一戶一條腿,到年備不住能多分一條,過年一家能分一匹囫圇個兒馬。那不好嗎?”既考慮農民的眼前利益,更為農民們的長遠利益著想,趙玉林來自于農民,更超越了農民。因此,雖然趙玉林最后犧牲在抵抗韓老六匪幫的戰斗中,但是他的崇高的舍己待人的精神卻激勵著人們在求解放的道路上迅跑。
上一篇:《趙汝舟》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趙玉英》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