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生活中觀察了解并逐漸積累起來的、未經藝術加工的原始生活材料。在作家積累起來的保存在自己的記憶或筆記中的原始生活材料中,一部分是作家從自身的經歷中得到的,稱直接素材;還有一部分是從書面資料或聽人家的談話中得到的,稱間接素材。
例如,周立波同志在創作長篇小說《暴風驟雨》之前,曾在東北的一個小鎮里參加了土改斗爭。作者每天和農民在一起工作,沒有工夫記材料。但是,他所經歷的事件和熟悉的人物都深深地銘記在他的心里。這實際上就是周立波為創作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所積累起來的直接的生活素材。作者寫作的素材除了親身經歷和親眼看見的東西外,還有從報上和其他地方搜集的間接材料。這就是作家的間接素材。周立波通過參加土改工作從實際生活中所攝取的這些原始生活材料,就是《暴風驟雨》的素材。
素材不等于題材,素材還是自然形態的生活材料。在素材里,典型的東西與零散、瑣碎、蕪雜、粗糙、意外的東西并存,如不加以提煉、加工、改造,是無法寫進作品中去的。
上一篇:類比說明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縱橫交錯式結構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