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明扼要的語句點出題意。
點題一般有明點和暗點兩種形式。所謂“明點”,即緊扣標題,直接說明,解釋標題的含義。“暗點”,則指在詞句上與標題沒有直接的聯系,只是在意義上比較含蓄地點出題意。如《捕蛇者說》一文,在結尾處的一句感嘆:“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就是在比較“賦斂”與“蛇毒”之中揭示出文題的含義,說明了作者之所以要立“說”的意旨。
篇末點題是常見的點題方法,在文章的主題經過充分而翔實的論述后,在篇末點題,既可在結構上歸攏全文,又可深化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蒲松齡的《狼》,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作結,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篇首點題,即我們通稱的“開門見山”。培根的《論人生》中許多篇都是在篇首下定義,開宗明義,引出下文的。這樣寫可使文章主題鮮明、清晰、明確,全篇基調統一。
篇中點題也不少見。在敘述或論說的過程中,以簡潔精練的語句,恰如其分地點出文章中所蘊含的深意,可以加強文章內容與標題之間的聯系。文中點題要求自然流暢,水到渠成。如楊朔的《海市》,在文中敘述了漁島見聞后,以一句感嘆:“你們的生活真象神仙啊,富足得很”,點出了文題所包含的“真實的美麗的海市就在新中國的土地上”這一含義。
點題是為了更加鮮明突出地表達文章主題,文章的主題主要是通過內容的展開自然表現的,因此點題必須恰到好處,切忌重復、多余,更不可牽強附會。好的點題如畫龍點睛,多余的則象畫蛇添足。
上一篇:點染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煉字煉句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