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間位置的變換為順序,或以人物的性格特點、思想品質的不同方面安排材料。是文章常用的結構方法之一。其特點是按照地點的變換或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方面逐一敘寫,從而全面、完整地表現中心思想。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按作者登泰山的行蹤先后來寫岱宗坊——虎山水庫——七真祠——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天階——長門洞——黃峴嶺——二天門——云步橋——慢十八盤——升仙坊——緊十八盤——南天門。隨作者的立足點的變化,客觀景物也有所變化,從而寫出了泰山雄偉壯觀的景色。又如李莊的《任弼時同志二三事》,按任弼時同志“得了高血壓癥,還是繼續堅持著繁重的工作”;“事無大小,凡是自己動手的,一定要負責到底”;“特別注意調查研究,注意群眾的疾苦、意見和要求”;“整個生活里滲透著原則性”;“生活十分樸素”這幾方面表現他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的人格的。
運用橫貫式結構,在記敘文中要突出重點,做到有詳有略。凡是重要的地方要詳寫,次要的地方要略寫,不要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在說明文中,要對事物的特點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認識清楚,然后再一一介紹;在議論文中,各個層次之間是并列的關系。
上一篇:夢境、幻覺描寫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如何劃分文章作文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