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豬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中國養豬的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約在公元前六千至五千年的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鄭裴李崗兩個遺址,均出土了豬的遺骸。
豬肉已成為中國人肉食的主體,這有別于西方以牛肉為肉食主體和阿拉伯國家以羊肉為肉食主體,成為世界肉食體系中獨特的一支。
全世界豬的品種約有300多種,其中中國約占1/3,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肥肥實實,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傻里傻氣,嘴里喘著粗氣,這家伙是什么?豬!
豬吃食有很強的選擇性,凡是不愛吃的東西,決不肯勉強吃下肚去。
豬生下來兩個月叫滿科,跟小孩滿月一樣。
豬有的時候能聽懂人話,說趕緊吃,吃了好殺掉,豬就不吃,說賣也是,說了它就不吃了。
有的豬很聰明,想尿尿了就 “唔唔” 直哼,來回走到處轉,但就是不在屋子里尿; 如果圈養,有的豬能長年累月地只在一處拉屎撒尿,便于養豬的人清掃。
豬是經濟價值很高的家畜,豬肉是我國人民的主要肉食品,豬皮是制革制藥的重要原料,就連糞便也是上好的肥料,可謂“全身是寶”。
豬的長相蠢笨,其貌不揚,可是,它的一些聰明才智連狗都比不上。
科學家曾對豬進行過一連串的測試,跳舞、挑水、拉車、開門等,有的豬只要看一次人的示范動作就能學會,而狗要近十次重復才行。
片斷精選
我們把“阿花” 奉為掌上明珠。早上出工前,給它盛滿飯,盛滿水,拍拍它的屁股,然后關上籬笆門,跟它 “再見”。晚上收工回來,顧不上自己吃飯,先喂阿花。一聽到我們回來了,阿花便會巴巴地跑過來,搖頭搖尾,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伸著頭等吃的。有了阿花,我們就要多燒一些飯,好在糧食還夠吃。女知青英英還把從上海帶來的、舍不得吃而過期的奶粉喂小豬呢!幸好它吃了也沒拉肚子。
幾個月過去,阿花忽忽地竄個頭,長成了一頭健壯的大豬。可“人” 大心大,脾氣也大了。它常常煩躁不安,用嘴巴拱門,用屁股撞墻,要么就在屋里不停地走來走去。竹籬門似乎關不住它了。有好幾次收工回來,我們發現阿花撞開竹籬門逃出去了。我們急得到處找,還好,它認得回家的路,晚上自己回來了。我們猜想它也許老呆在屋里悶得慌,出去散散步,散散心,順便打點野食吃吃,也就由它去了,因為我們發現它外出后回來似乎不餓,而且也不會不回來。有時候它沒回來,英英在門口 “啰啰啰啰……” 一吆喝,它便回來了。
半夜里冷得受不了,又困,于是我們燒起了火炭取暖,還燒了一大鍋開水。上半夜大家還說笑著,到后半夜就支持不住了。炭火暖融融的,催發了人的睡意,漸漸地都趴在火堆邊打起盹來。可正在這時候,阿花發出了響聲,似乎有動靜。英英湊過去看,嗬,一只血肉模糊的肉團團露出來了,阿花發出輕微的呻吟聲。英英看看肉團團還不掉下來,阿花又使不出勁,便小心翼翼地用手托住小豬,輕輕地往外拉,終于拉出來了。她趕緊用稻草擦干凈小豬身上的血跡,把它放在火塘邊,小豬已凍得瑟瑟發抖了。
這些新的小生命,顫抖著,驚恐地來到世上,睜開了眼睛,一會兒便鮮活生動起來,懵里懵懂地亂撞,擠來擠去地找奶頭,蠢蠢欲動,煞是可愛。這些小豬全是淺粉色的,身上點綴著一塊一塊黑花斑,很像它們的母親阿花,甚至比母親更漂亮些。它們也許還像父親,可惜我們不知道它在哪兒。
“上海阿拉的豬婆生娃崽了!” 這一消息吸引了村里男女老少都來看熱鬧,尤其是孩子們,因為規定社員家庭不準養母豬,所以看到剛剛出生的小豬,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細仔 (小孩兒)們紛紛好奇地前來看小豬娃。12只粉嘟嘟的小豬爭先恐后地拱著,擠著,搶著,往母豬肚子底下鉆,找奶吃。力氣大的擠到了前頭,力氣小的被擠到了外面,但不甘心,繼續用力往里擠。小豬多,母豬的奶頭不夠,于是擠作一團。阿花甩著尾巴,高興地、耐心地順從遷就著這幫調皮任性的子女,等它們鬧騰夠了,吃飽喝足了,它才疲倦地躺下歇息。這時便有頑皮的小豬爬到它的背上躺著,也有的在它屁股底下捂著,取暖。英英便仔細地把還沒吃飽的,被“哥哥姐姐們”欺負的“弱小者”放到阿花的肚子下讓它們繼續吃。
上一篇:《花·牡丹》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家畜·狗》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