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友誼(friendship),指朋友的交情。同親情、愛情一樣,友誼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手與手的相牽,心與心的交匯。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析題]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的朋友。但是,需要明確的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誼不是建立在金錢,權力等利害關系上的。酒肉朋友只是一種暫時的利用關系。這種友誼是虛妄的,勢力的,不穩(wěn)定的。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追求,彼此的信任,彼此的支持上的。是經得起時間和空間考驗的。人需要朋友,人更需要學會交朋友。
[溫馨提示]友誼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快樂。因為開心時,有朋友的分享,我們就有了雙倍的快樂。而失意時,有朋友的陪伴,我們就只有一半的傷心了。友誼讓我們不再孤單,友誼也讓我們學會更好地與人相處,讓我們的心胸更博大。在朋友有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急忙離開,還是伸出我們的雙手?在朋友取得成功時,我們是心生嫉妒,表里不一地恭維,還是從心底為朋友高興,真心為朋友的精彩鼓掌喝彩?不同的選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同的色彩。友誼的世界正因我們的選擇而變得更美麗、更寬廣。因此,在對 “友誼” 的議論中,角度選擇不同,側重點也就不同。
思路導引
什么是友誼?友誼的基本構成元素是相對穩(wěn)定的。比如真誠、信任、忠誠、熱情、包容等等。友誼的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一種 “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的牽掛,也可以是一種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 的祝福,還可以是一種 “朋友一生一起走” 的誓言與承諾。友誼的話題是永恒的,但對友誼的體驗和看法是有時空印記的。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傳統(tǒng)等主客觀因素都會對我們的友誼觀產生影響。因此,對于友誼這一話題的論述可以選取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以展現(xiàn)友誼不同的方面。
我們?yōu)槭裁葱枰颜x?總的來說,人之所以需要友誼是因為人的社會性決定了的。人都有交往的需要,有與人分享快樂、分擔風雨的欲求。人類需要友誼。這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我們才能心手相連,共同進步。集體需要友誼。這樣, 不同性別的我們才能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把集體變成你我的家。個人也需要友誼。這樣,異鄉(xiāng)漂泊中的我們才不會孤寂,淚光閃爍中的我們才不會害怕。因為友誼,我們的生活才完滿。
和很多事物一樣,友誼也是多方面的。它不是只有快樂,只有收獲。真的友誼、好的朋友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收獲。讓我們學會愛,學會珍惜,學會交往。但是假的友誼、壞的朋友卻給我們帶來傷害和悔恨。我們真誠的期待,守望的可能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諾言;我們全心的付出,回報的可能只是一份傷心的回憶。
因此,對待友誼,我們也要擦亮雙眼,用心、也用智慧去交朋友。用一分為二的視角來看待友誼。
論點集錦
1.友誼不是金錢、權力的交換。
2.友誼讓我們不再孤單。
3.友誼是我們前行的力量。
4.真的友情給我們快樂與支持。
5.交友不慎也能讓我們墮落。
6.友誼需要用心呵護和珍惜。
7.真友誼來之不易。
8.以真心換真情。
9.交友也是一種智慧。
10.友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論據(jù)超市
[理論論據(j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先秦)孔子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先秦)孔子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 (先秦)孔子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 (先秦)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先秦)莊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 (漢)司馬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三國)傅玄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 魯迅
※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幫助,自己就隨著好了;與壞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蝕,自己也就隨著壞了。
—— 鄒韜奮
※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
—— 曹禺
※既不請求別人也不答應別人去做卑鄙的事情,是作為友誼的兩項原則。
—— 〔古羅馬〕西塞羅
※友誼是一種摯友,如異體同心。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友誼是和諧的平等。
——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友誼的一大奇特的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雙倍的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
—— 〔英國〕培根
※*友誼真是一樣最神圣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是值得永遠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誼相比,它們都是塵土。
—— 〔英國〕達爾文
※在友誼里,不用言語,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無聲的歡樂中發(fā)生而共享了。
—— 〔英國〕紀伯倫
※當世人都疏遠了我,而他仍在我身邊的人,就是我的真正的朋友。
—— 〔英國〕王爾德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 〔英國〕培根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有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 〔美國〕愛因斯坦
※人生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的:友誼總需要真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yǎng),用諒解去護理。
—— 〔德國〕馬克思
※友誼是最賢惠的母親,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貪婪的死敵;它時時刻刻都準備舍己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懇求。
—— 〔意大利〕薄伽丘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嘴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一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
—— 〔俄國〕別林斯基
※*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不論是閑暇的歡樂,什么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人。
—— 〔俄國〕普希金
※*交朋友干什么?為的是到緊要關頭能有儲備的代辦處。
—— 〔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
※沒有友誼,生命之樹就會在時間的濤聲中枯萎,心靈之壤就會在季節(jié)的變奏里荒蕪。
—— 佚名
[事實論據(jù)]
知 音
傳說春秋時候,有一位善奏的琴師叫俞伯牙,他手下流淌出的曲子悠揚而動聽。有一位善聽的高人叫鐘子期,他特別善于聽琴,很會欣賞音樂。
一次,俞伯牙演奏了一支表現(xiàn)高山形象的曲子。鐘子期在一旁聽了,興奮地喊道:“好啊,巍峨如見泰山!” 俞伯牙見他能聽懂自己的琴音,很是欣喜,接著又演奏一曲表現(xiàn)流水形象的。鐘子期聽了,又高興地喊道:“好啊,浩蕩如見江河!”
又一次,俞伯牙游泰山,遇大雨,只好到巖石下避雨。沉悶中便奏起琴來。他先是演奏模仿雨的聲音,接著又演奏風、雷之音。鐘子期聽了,又是一一道出了伯牙琴聲中的意蘊。俞伯牙放下琴,感慨地說:“真是難得呀!你的聽琴能力實在是高,好像知道我的心一樣。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再也藏不住我的聲音啦!”
從此,俞伯牙和鐘子期成了知心朋友。后來,鐘子期不幸病逝。俞伯牙聽到消息后,悲痛欲絕,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把琴砸碎了,傷感地說:“子期死后,再也沒有知音的人了。”
千里赴約的朋友
東漢時期,汝南郡的張劭與山陽郡的范式同窗于京城洛陽。同相知,情深誼長。
學業(yè)將要結束,分手時二人都很是不舍,范式拉著張劭的手說:“不要難過。兩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相聚。”
暑往春來,兩年之期很快就要到了。張劭對母親說:“范式快來了,你快準備準備吧!” 母親懷疑地說:“傻孩子,山陽郡離這里一千多里。范式兩年前說過的話,現(xiàn)在就是還記得也來不了啊!” 張劭卻很堅定,他說:“范式是個極守信用的朋友,他一定會來!” 不負張劭所望,約期之時,范式果然風塵仆仆地趕來了。
舊友重逢,親熱異常。看著兒子這位恪守信用、千里赴約的朋友,張劭的母親激動得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嘆地說:“天下真有這么講信用的朋友!”
真友誼不苛求一切同一
王安石和蘇軾是一對政見不同,但友誼很深的好友。
王安石推行變法,蘇軾對其中的一些新法曾提出反對意見。王安石對此很生氣,二人發(fā)生矛盾,蘇軾也因此被迫流放。但他們也彼此明白,王安石變法是出自公心,蘇軾提出意見也是出自公心,其中并不存在個人的恩怨。王安石并沒有因為政見不同而對蘇軾進行誣陷;蘇軾也沒有因此而對王安石懷恨在心。
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閑居金陵。公元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南貶,經過金陵時,謁見了王安石。席間兩人對酒和詩,歡笑無間。蘇軾還寫了《次荊公韻四絕》,其中一首說:“騎驢渺渺入荒坡,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可見二人友誼之深厚。
管鮑之交
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是很好的朋友。
鮑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很窮,又要奉養(yǎng)母親,他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賺了錢以后,管仲卻拿得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見了,很不服氣地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得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得比我們主人還多!” 鮑叔牙卻對仆人說:“不可以這么說!管仲家里窮又要奉養(yǎng)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系的。”
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都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鮑叔牙馬上替管仲申辯說:“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 管仲聽到之后感慨地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
后來,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有很深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 “管鮑之交”。
管寧割席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 “管寧割席” 的故事。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欲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偉大的友誼
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大的革命家,不僅共同著有偉大的著作,而且他們之間還有著偉大的友誼。
馬克思的家境很窮困。為了讓馬克思繼續(xù)他的科學巨著《資本論》的寫作,恩格斯心甘情愿作出犧牲,進入了他父親的商店,從事他最為痛恨的資本家的 “該死的商業(yè)”。馬克思之所以能在無產階級事業(yè)上有如此大的發(fā)展與成就,與恩格斯的無私幫助是分不開的。所以,當《資本論》第一卷問世之后,馬克思在對恩格斯的信中這樣說:“這件事之成為可能,我只能歸功于你。沒有你的犧牲精神,我絕不可能完成我那三巨作。” 為此,革命導師列寧作了如下的評價:“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的故事。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zhàn)士創(chuàng)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坎坷人生路,風雨革命潮。他們攜手并肩,彼此幫助,共同戰(zhàn)斗,一起奮斗了四十個春秋。恩格斯說:“馬克思是和我相交四十年的最好的最親密的朋友,他給我的教益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伊索寓言:朋友與熊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地搶先爬上了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死了。據(jù)說,熊從來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身就走了。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后,就問他:“剛剛熊在你耳邊說了些什么呀?” 那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我,今后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同行。”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從溫馨如花的童年時光到快樂如風的學校生活,在你平凡而美麗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聽到過、看到過很多關于朋友的感人的故事,你也一定曾經擁有,或正在擁有你自己的朋友故事吧?
要求:面對 “朋友” 這個話題,你一定有你自己的感悟與看法。那么,請以 “友誼” 為話題中心,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實戰(zhàn)演示]
精彩范文
感悟友誼
飛鳥要筑巢,蜘蛛要織網(wǎng)。而人呢?則需要朋友,需要友誼。
友誼是知情,是知音,是知心。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得好:“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有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難怪很多人都這樣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友誼是一盞明燈。它能使人在彷徨之中增加信心,在困難之中見到希望,在黑暗之中見到光明,它能彌補一個人的心靈創(chuàng)傷,可以將一個人從危險的墮落之中挽救過來。
友誼也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義務。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自己的朋友負責。友誼會使你先朋友之憂而憂,后朋友之樂而樂;會使你心甘情愿地去為朋友盡義務,毫無怨言地為朋友作貢獻。
總之,友誼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所以英國偉大學者達爾文說:“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誼相比,它們都是塵土”。
而一個人要獲得真正的友誼,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朋友不能采取實用主義的態(tài)度。有的人今天想要友誼時對他人就好得不得了,明天不想要友誼時則冷若冰霜,態(tài)度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有的人 “需要” 友誼時就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愿意給,不 “需要” 友誼時,則特別怕麻煩,甚至懶得答理他人,這樣的人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友誼的。
真正的友誼不能從個人的私利出發(fā)。真正的友誼要忠實、要真誠、要赤誠。真正的友誼不是在口頭上的,要在行動上互相幫助。俄國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交朋友干什么?為的是到緊要關頭能有儲備的代辦處。” 哪一個人活在世上不會碰到困難?不會遇到挫折、失敗?不會發(fā)生危難?所以朋友有了困難就要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當他人處于危難之中時,更要去幫助。其實,建立在酒肉基礎上和哥們兒義氣上的友誼是最不可靠的友誼,只有患難相濟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
在友誼的問題上,無產階級的導師恩格斯堪稱是我們的典范。馬克思的家境很窮困。為了不讓馬克思中斷科學巨著《資本論》的寫作,恩格斯進入了他父親的商店,從事他最為痛恨資本家的 “該死的商業(yè)”。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資助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的寫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之所以能在無產階級事業(yè)上有如此大的發(fā)展,與恩格斯的無私幫助是分不開的。所以,當《資本論》第一卷問世之后,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這樣說:“這件事之成為可能,我只能歸功于你。沒有你的犧牲精神,我絕不可能完成我那三巨作。” 為此,革命導師列寧作了如下的評價:“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的故事。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zhàn)士創(chuàng)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總之,當一個人對友誼采取認真、投入、熱誠、參與的態(tài)度后,就會有真正的友誼。誠如俄國詩人普希金所說的:“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不論是閑暇的歡樂,什么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人。”
所以,得不到友誼的人是世界上最為可憐的孤獨者。
經典點評
友誼,這是一個人類永恒的話題,是學生感覺最熟悉又最迷茫的話題。面對這樣的 “老話題”,學生一般不會面臨無話可說的窘境,但要寫出新意,寫出特色來,又的確不易。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考量學生寫作水平的難題。本文的寫作,先從對友誼是什么的理解入手,用大量理論論據(jù)一分為二地全面闡釋了友誼的元素。接著,圍繞要得到這種真正的友誼該怎么做,進一步用事實論據(jù)論證了友誼對人的生活的價值。
綜觀全文,思路清晰,語言流暢,是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
[實戰(zhàn)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博學》作文論點論據(jù)論證
下一篇:《反腐倡廉》作文論點論據(jù)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