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儀平策
短篇小說。作者宗璞。發(fā)表于《人民文學》1957年7月號,后收入《重放的鮮花》(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5月第1版)。它描敘的是北京解放前夕,大學生江玫與齊虹由于政治立場和生活哲學的根本分歧而導致愛情悲劇的故事。1948年,剛滿二十歲的江玫正上大學二年級。這位女學生自幼喪父,在與母親相依為命中,培養(yǎng)了一種與世隔絕的清高性格。她與一位同去琴房練琴的齊虹相識。齊虹那除了物理和音樂外仿佛一切都不存在的超然氣質(zhì),把她吸引住了。他們深深相愛。可一開始江玫就隱隱覺得齊虹在愛的熱情后面有一種很冰冷的東西。在同室好友蕭素的勸導和母親的憂慮的影響下,她終于很不情愿地承認齊虹是一個只愛他自己的自私者。江玫在蕭素的幫助下,正日益形成大家所需要的為新生活而奮斗的堅定信念。有一次,齊虹因江玫參加社會活動而憤怒地將她那托著兩粒紅豆的發(fā)夾踩得粉碎。雖然以后齊虹將兩粒紅豆又放進了耶酥像后面的小洞里,但江玫對他的感情卻像破碎的發(fā)夾一樣永遠不再完整。這年冬天,北京解放前夕,決心把青春獻給人類解放事業(yè)的江玫,終于痛苦地拒絕了齊虹要她一起去美國的苦苦請求,與他徹底分手了。小說描寫細膩含蓄,情調(diào)委婉纏綿,語言清新自然,具有濃郁的人情味和藝術(shù)魅力。作品在反右運動中受到批判,被認為是思想傾向“很不健康”、“宣揚資產(chǎn)階級的戀愛觀”和“人情味”,是對文藝界的反黨逆流推波助瀾的作品。粉碎“四人幫”后,《紅豆》得到重新評價,被肯定為“突破了禁區(qū),擺脫了束縛,真實地反映了生活,寫出了人物的真情實感”的“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品”(茹志鵑語)。
上一篇:李曉曄《紅螞蚱綠螞蚱》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曉又《紅高粱》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