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之道·立志·陳勝的鴻鵠之志
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里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陳涉少時,曾受人雇傭,替人耕種,心中不滿于這種處境,在壟上休息時,常感慨悵恨,有一回對同耕者說:“假如哪一天富貴了,彼此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蓖槌靶λ骸澳悻F在替人耕種,地位卑微,還說什么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唉,燕雀怎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陳涉后來在大澤鄉和吳廣發動起義滅秦,作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若無傭耕壟上時即存埋在心底的一段鴻鵠大志,怎能想象后來的富貴榮華?昔日曾嘲笑過陳涉的同伴,屬于那種安于現狀,不存“非分”之想,得過且過的大多數,若得不到陳涉的幫襯,怕只有老死于田野。是什么造成這種天壤之別呢?關鍵恐怕并非在于兩人智慧才能上的差距,而首先在于是否存了一份奮爭之心,是否有一種改變現狀的強烈欲望。陳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有這樣一種雖死不辭的精神及高度的自尊自信,則人在此種心志下所激發出來的潛能,又豈是那些連好夢都不做一個的瞌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
確立遠大的理想,意味著事業成功了一半,此話并不過分??v觀古今中外,哪一個成大事業的人胸中沒有超乎常人的志向?無欲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層層浪花,無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業的種種輝煌。
上一篇:修身之道·勇敢·陸光祖勇伸正義
下一篇:教育之道·教改·鳥與貓:科學教育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