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公《小星的暑假日記》全文|賞析|讀后感
三木公
夏夜。羅曼此刻正為學校起草一份關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經驗總結而焦慮。明天要交差了,可到現在還未寫好,因為他覺得實在沒有什么可寫,可是誰叫他是個秘書呢。十歲的小星也不輕松,他正伏在桌上,使勁地按著鉛筆,歪著腦袋寫暑假日記。空氣悶熱而干燥,只聽見鉛筆著紙的沙沙聲。羅曼瞥了一眼那份油印的告家長書,唉!現在當個小學生也不容易,一個暑假要寫三十篇日記、二十篇讀書心得、六篇作文,還有數不清的語文、數學練習題,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呢!
“好了,爸爸,暑假日記我全寫完了。”小星突然歡呼起來,打破了夏夜的沉寂。羅曼疑惑地拿過兒子的日記本,只見那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
“七月十四日,晴。今天放暑假,我在家里的后花園種下了一粒喇叭花籽。”“七月十六日,晴。我種下的喇叭花籽長了兩片小葉兒,我給它施了肥,澆了水。”“今天清晨起來,我給喇叭花搭了一個竹架子。” “喇叭花已經長出了細細的藤子,順著架子彎彎曲曲往上爬。”“下午,可愛的喇叭花終于爬到了竹架頂上,長滿綠色的葉子。”…… 轉瞬間暑假日記到了八月:“八月七日,晴。爬在竹架頂上的喇叭花葉子中間開出了一朵黃色小花,開得那么美麗,那么嬌嫩。”“八月二十日,晴。喇叭花架上開滿了美麗的花,香氣撲鼻。爸爸說,只要流汗水就一定有收獲的。”
天知道!今天才開始放暑假呢!羅曼家壓根兒就不種花;家里窄小得連擺花盆的陽臺也沒有,哪來后花園?難道把喇叭花種到床底下?羅曼看著這部編造的日記,又好氣又好笑,他真想給兒子一巴掌。可是當他的手一觸到桌子上他起草的總結稿時,就又縮回來了,他自己又在寫些什么呢——
“朝陽中學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卓有成效,為教師辦了七件好事:一、戶戶有陽臺。二、家家有……”
選自《周末》1982年10月2日
【賞析】 《小星的暑假日記》(以下簡稱《日記》) 是一篇構思精巧、獨具特色的好作品。小說題為《日記》,卻是 “項莊舞劍”,其意并不在 “日記”。
小說寫了兩個人物、兩件事情。爸爸羅曼為學校起草一份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經驗總結,兒子小星,為自己趕寫三十篇暑假日記。作者確實花費了大量的篇幅,著力刻劃了小星的寫日記。你看他“伏在桌上”,“歪著腦袋”,“使勁地按著鉛筆”,“盡管空氣悶熱而干燥,卻只聽見鉛筆著紙的沙沙聲”。多專心,多刻苦,多用功! 僅在一個晚上,小星便寫完了三十篇暑假日記。超常的智能,非凡的毅力,驚人的速度,連羅曼都感到驚奇、疑惑。從字面上看,小星的日記是無可指責的,讀一讀他的日記吧,你能說他觀察不細致,描寫不形象,敘述不合理,語言不生動嗎? 可是關鍵在于這“精彩”的日記是編造的、是假的。你也許會責怪小星的不誠實,也許會責怪學校的作業太多,然而作者的真實意圖并不在于此。
乍看起來,作者在羅曼身上所用的筆墨并不多,只是在開頭和結尾處用幾句話寫了羅曼。而實際上這才是小說的關鍵。身為學校秘書的羅曼,“壓根兒就不種花,家里窄小得連擺花盆的陽臺也沒有,哪來的后花園?”可是他的兒子小星卻在暑假的第一天就“高明” 地編出了三十篇關于種花的“又好氣又好笑”的日記,而他自己也在“覺得沒有什么可寫” 的經驗總結中,編造了“為教師辦了七件好事,戶戶有陽臺”的謊言。一寫日記,一寫總結,異曲而同工,殊途而同歸,妙就妙在他們父子二人雖然是各行其事,各盡其能,但是卻雙向合攏,同歸于一,都是在“編”,在“騙”。不同的是,小星是為了完成作業在編造騙老師,實質上是騙了自己,害了自己;而羅曼卻是為了交差在編造騙教師、騙社會的經驗總結,實質上是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如果說小星應該受到批評的話,那么羅曼便更應該受到指責。
然而,作者的真實意圖仍不止于此。
當我們把小說全部讀完后,再前前后后仔細地品味一下,便會恍然大悟; 羅曼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羅曼的總結才是小說的中心事件。原來,小說以《日記》為題,只是虛晃一槍,掩人耳目; 開頭寫羅曼,用墨很少,乃是避實就虛,藏竿露影;而中間又大段地寫小星、日記,不過是虛設煙幕,以虛襯實; 結尾雖然寥寥數語,卻是卒章顯志的點睛之筆,既照應了開頭,又揭示了全篇的宗旨。作者所關心的不是小星日記的好壞,也不是羅曼總結的高低,更不是羅曼一家的陽臺、花園; 而是所有教師的住房,所有教師的待遇,很顯然,小說所要揭示的不是家庭問題,不是學校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如果說小星的編和騙是繁重的作業,是老師、是學校逼的,那么羅曼的編和騙又是誰逼的呢?明知沒有什么可寫,卻又不得不寫;明知是編、是騙,卻又不得不編,不得不騙,這說明了什么?
《日記》全文不過六百來字,卻構思新巧,意蘊雋永。如果說微型小說應該像半畝方塘,一灣清水,淺而不露,那么“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在不言中”,便是《日記》的一大特色。
上一篇:《尋找石花的小女孩》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小紅帽》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