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杰·克·杰羅姆《特大號鱒魚》全文|賞析|讀后感
〔英〕杰·克·杰羅姆
晚上,在這條河邊的那些小旅館里住宿,聽當地人給你講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常常是很有興趣的事情。喬治和我在去威林福的返回途中,到這么一家小旅館去投宿。
我們走進旅館的客廳,坐了下來。那里先就有一個老人,正在用一根長長的瓷煙斗吸煙呢。我們跟他自然而然地開始聊天了。
他說,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說,昨天的天氣也很好嘛,接著,大家就猜測明天的天氣,看來可能也不壞。于是,喬治說,這一季的莊稼收成,一定會是比較好的。此后,我們不知不覺地就提到了我們倆是外地人,一到明天早晨,就將離開這里。
這時,談話暫時中止。我們的眼睛開始向四處張望。最后,視線集中在一只積滿灰塵的玻璃柜子上。這只玻璃柜子被高高地吊在壁爐的上方,里面裝著一條鱒魚。這條鱒魚使我們非常驚訝,因為它是如此之大,實際上在我第一眼看到它時,我已經把它錯認作鱈魚。
“哦,”這老先生隨著我們的目光,在看到這條鱒魚以后,說:“這家伙不壞吧,是嗎?”“是十分少見啊。”我喃喃地說。喬治問這個老人,根據他的估計,這條鱒魚有多重。
“十八磅六盎司。”我們的朋友說。接著,他站起身來,脫掉外衣。“是的,”他繼續說,“還是在十六年以前,在那一年的二月三號這一天,是我把它捉到的,正好是在橋下面。他們告訴我這條魚在河里,我說我要把它捉住。后來果真把它捉住了。眼下,在這一帶,這么大的鱒魚可不多見羅。晚安,先生們, 晚安。”
他走了,于是房里只留下了我們兩個人。在此之后,我們的視線一直沒有離開這條魚,這的確是一條非同一般的鱒魚啊。我們正在看魚,村里的送信人來了。他正好在這家旅館里落腳,就走進房里來,他也看著這條鱒魚。
“這是多么大的一條鱒魚啊。”喬治說著,向他轉過身去。
“是的,你完全以可這么說啊,先生。”這個人回答說。接著,他又說,“在它被捉住的時候,你們可能不在這里吧?”
“是不在啊。”我們告訴他說,我們是外地人。
“呵!”這個送信人說,“那你們怎么能知道呢?我捉到這條鱒魚,大概已經有五年時間了。”
“哦! 那么說,捉到這條鱒魚的就是你羅,是這樣嗎?”我問道。
“是的,先生。”這個愉快的老頭子說,“我是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正好是在運河水閘下面捉到它的。當我在我的郵遞路線的盡頭,看到這個龐然大物時,我大吃一驚。好啊,你們看,它有二十六磅重呢。晚安,先生們,晚安。”
五分鐘以后,第三個人走進來,又描述了一番他是如何在一個很久以前的早晨捉到它的,于是,他又走了。接著,一個一本正經的中年人走進來,他在窗戶旁邊坐下了。
在一段時間里,我們中間沒有一個人說話。可是,在最后喬治轉身朝著新來的人說:“請你原諒,如果你能告訴我們,你是怎樣在這里捉到這條鱒魚的話,我的朋友和我都將非常感謝你哩。”
“這是為什么呢?是誰告訴你們,說捉到這條鱒魚的是我呀?”他詫異地問道。
我們說沒有什么人告訴過我們,可是,不知怎么的,我們覺得捉到這條魚的人,一定是他。
“好吧,這真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確是非同一般啊。”這個陌生的人回答道。他笑了。“這是因為,在事實上,你們說得非常正確,這條魚的確是我捉住的。可是,真想不到,竟然被你們猜中了。而我為了捉它,付出的代價也很高啊。這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接著,他就告訴我們,他是如何花了半個小時才把它捉住; 而它又是如何繃斷了他的釣魚桿。他說,他曾仔細地稱過魚的重量,精確的數字是三十四磅,不多也不少。
在他走后,旅館老板到這里來。我們把我們所聽到的,關于他這條魚的種種不同的來歷告訴他。他被逗得大笑起來,我們也都痛快地笑起來。
“真想不到吉姆·貝斯特、喬·馬格爾斯、喬納斯先生和老比利·毛恩德斯都說這條魚是他們捉的。哈哈哈!啊,這很好嘛。”這個誠實的老頭子痛快地笑著說,“是的,他們要是真的釣到了這條魚的話,是會把它送給我,讓我來裝飾我的客房的,他們的確是這種有交情的人啊。哈哈哈!”
于是,他把這條魚的真實來歷告訴了我們。原來,這條魚是他自己捉到的。在很多年以前,當他還完全是一個少年的時候,有一次他逃學,他說,只是由于提了這條魚回家,才免了一頓處罰。
這時,他被人喊走了。喬治和我再一次把視線轉到這條魚的身上來。這真是一條最令人吃驚的魚啊!我們越看越覺得它了不起。它是如此地吸引著喬治,以至于他為了把它看得更清楚一些,竟然爬上了一把椅子的靠背。可是,這把椅子突然翻倒了。喬治害怕摔倒,就魯莽地抓住了裝鱒魚的玻璃柜子。于是,嘩啦啦一聲,柜子倒下來了。喬治和那把椅子,竟然一起壓在這只柜子上面。
“你沒有把鱒魚摔壞吧,摔壞沒有呀?”我連忙沖上去,慌慌張張地問他。
“沒有被摔壞就好了。”喬治說著,從地板上爬起來。
可是,實際上他已經把它摔壞了。這條鱒魚被摔得粉碎,摔成一千塊碎片了。我說是一千塊碎片,也可能只有九百塊,因為我沒有數過它們啊。
我們感到很奇怪: 一個真魚的標本,怎么會摔成這么小的碎片呢?
要是它當真是一個真魚標本的話,這倒的確是不可思議的。可是,它并不是。
原來,這條鱒魚實際上只是巴黎制造的一個石膏模型罷了。
(宗小衛 譯)
選自《三月》1984年3期
【賞析】 重復本來是創作中的大忌,再精彩的情節和畫面也只能出現一次,第二次便不能引起讀者興趣,甚至招致哂笑,但誰要是把這個認識絕對化,那又是大錯。有時候,藝術家們巧妙地運用重復的方法去達到目的,那時候,重復又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手段,可以使作品煥發出一種獨特的光彩。在《特大號鱒魚》里,主要內容正是一個幾乎相同的情節在不斷重復,讀者看到,只要知道了“我們”是即將離去的陌生人,所有從小旅館經過的當地人都樂意為自己編造一個捕捉特大號鱒魚的美麗謊言。作者不厭其煩地轉述著他們生動逼真的演說,直弄得讀者也迷惑不解起來,最后鱒魚模型摔碎,所有的謊言也都摔成了一千塊碎片,讀者的迷惑立即變成了對編造謊言者的嘲笑,但這嘲笑又緊接著變成一種思索: 為什么所有具備了掩蓋真相的條件的人都企圖在陌生人面前扮演一回英雄的角色呢?這個由一再重復的情節所引出的問題把事情的性質整個兒改變了,這種在陌生人面前的炫耀不再是生活中的偶發事件,它帶上了某種規律性,變成了生活中的必然,就是說,只要有可能,幾乎任何人都希望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高大些、有光彩些,這樣,作品就不再是針對那幾個具體的撒謊者,不僅僅是嘲笑他們的這一次吹牛,而是把透視的鏡頭對準了更多人的心靈,發現了愛慕虛榮這一個人性的弱點。所有在作品中出現的吹牛者形形色色,各有個性,有的甚至憨厚可愛,但他們都逃脫不了這一個人性的弱點,讀完作品,誰都會悄悄審視一下自己,或多或少在身上找到一點作品中人物的影子。這就是小說的獨具光彩之處了。細加考察,這一點光彩,不正是那些看似重復單調的情節所帶來的嗎?有了這些重復,作品才完成了從個別向典型的飛躍,進入嶄新的天地。
重復最容易帶來單調乏味的毛病.《特大號鱒魚》在運用“重復”的藝術手法時,不是機械刻板地回回復印,而是有詳有略,有同有異,在重復中有進展、有頓挫,還有角度和敘述方式的變化,這就使本質的重復穿上了各種外衣,讀來生動有趣,絕不會有沉悶乏味之感。文中共出現了五個吹牛者,其中第三人的出現只有一筆帶過,其余四人均作了詳細描寫,這四人都說魚是自己捕的,并且都談了捕魚的具體經過,其中三人還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魚的重量,對這樣一些相同的內容,作者巧妙地作了不同處理:第一個人是在“我們不知不覺提到了我們是外地人”并且知道了“我們” 明天一早就要離開以后開始吹牛的。第二個人卻是主動探聽出“我們”是外地人以后開始吹牛的,吹牛的內容雖然大致相同,第二位“送信人”炫耀自己的愿望顯然比第一位更急切。寫第四位吹牛者時作者改變了角度,由 “我們”主動將捕魚者的桂冠戴在他頭上,這位可憐的人也許本無意夸口,卻禁不住一種“被崇拜”意識的誘惑,作了被動的吹牛者。寫最后一位吹牛者時,作者把情節推向了高潮,這個人身份首先不一樣,作為旅館老板,他的話應該有更多可信的成份,談話中他所指出的其它人敘述的漏洞又十分令人信服,再加上有關捕魚的一些繪聲繪色的細節補充,我們差不多快相信它了,這時,真相的暴露才使我們猛吃一驚。就這樣,情節的本質內容雖然一再重復,作者寫來卻妙筆生花,千變萬化,既達到了其它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目的,又避免了沉悶板滯。
(許永)
上一篇:《爸爸最值錢》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犯罪的英雄》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