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劫灰是什么意思
【典源】 《三輔黃圖·池沼》: 《關輔古語》曰:“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問東方朔,東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問胡人,胡人曰:‘劫燒之余灰也。’”《初學記》卷七引晉·曹眄《志怪》云:“漢武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試問西域胡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后漢明帝時,外國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胡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乃知朔言有旨。”晉·干寶 《搜神記》、南朝梁·慧皎《高僧傳》 等亦載。
【今譯】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挖到極深處時,底下不是土,盡是黑灰。大家都不能解釋。武帝問東方朔,東方朔說:“我不清楚,可以試問西域胡人。”至后漢明帝時,有外國僧人前來洛陽,當時有人記起東方朔的話,就以黑灰事問他,胡人說:“經上講,世界歷劫毀滅時有大火焚燒,這些黑灰就是劫火燒后的余燼。”
【釋義】后以此典借指兵火戰亂后的遺跡; 或形容災禍變亂、世事變遷。
【典形】辨沉灰、辨燒灰、池灰、漢鑿昆明、灰劫、胡僧話劫灰、劫塵、劫后灰、劫灰、劫燼、劫燒之灰、昆池灰、昆池劫墨、昆明灰、昆明劫灰、寒灰劫盡、黑土成灰、昆明灰飛、昆明初劫、昆池劫灰、劫末成灰、劫石成灰、灰劫昆明、昆明劫、劫灰池、劫火燒。
【示例】
〔辨沉灰〕唐·宋之問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辨燒灰〕唐·蘇味道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燒灰。”
〔池灰〕唐·任希古《和七月七日臨昆明池》:“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
〔漢鑿昆明〕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漢鑿昆明,灰炭全兮; 魏開濟渠,螺蚌堅兮。”
〔灰劫〕唐·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藥囊親道士,灰劫問胡僧。”
〔胡僧話劫灰〕唐·李商隱《寄惱韓同年》之一:“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
〔劫塵〕清·錢謙益 《和盛集陶落葉》:“秋老種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
〔劫后灰〕 清·秋瑾 《柬某君》之三:“頭顱肯使閑中老,祖國寧甘劫后灰。”
〔劫灰〕 宋·王安石 《寄國清處謙》:“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劫燼〕 北周·庾信 《哀江南賦》:“談劫燼之灰飛,辨常星之夜落。”
〔劫燒之灰〕《北齊書·樊遜傳》:“昆地池黑,以為劫燒之灰; 春秋夜明,謂是降神之日。”
〔昆池灰〕清·納蘭性德《擬古》之二十八:“世事看奕棋,劫盡昆池灰。”
〔昆池劫墨〕清·王鵬運《鶯啼序·秋感》:“最銷凝,昆池劫墨,石鱗泣,秋棱荒水。”
〔昆明灰〕北周·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無勞問待詔,自識昆明灰。”
〔昆明劫灰〕 清·黃景仁 《太白墓》:“長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上一篇:昆侖仙山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昭君出塞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