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鎖沉江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王濬傳》:“太康元年正月,濬發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于江險磧要害之處,并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獲吳間諜,具知情狀。濬乃作大筏數十,亦方百余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余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
【今譯】 西晉太康元年,龍驤將軍王濬在蜀地建造樓船大艦,從成都發兵,沿長江順流而下伐吳,一直攻到丹楊。吳人在長江中要害之處橫攔鐵鎖鏈,并在江中放置大鐵錐,以阻擋王濬船艦。王濬于是造了幾十只大木筏,上面綁著草人,讓會水的軍士駕著行駛在船隊前頭,木筏遇到鐵錐,就將錐帶走。又作了長十幾丈的大火把,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點燃燒斷鎖鏈,使船隊順利通過。船隊直抵石頭 (今南京),吳主孫皓投降,吳亡。
【釋義】 后以此典表現感慨朝代興亡的吊古之情。多用以詠江南史事。
【典形】 連江鎖、龍驤下三蜀、樓船來蜀國、樓船鐵鎖、千尋鎖、千尋鐵鎖、鐵鎖、鐵鎖沉江、鐵鎖沉天塹、鐵鎖橫江、鐵鎖千尋、王濬樓船、益部龍驤、龍驤萬斛、鐵鎖樓船、晉龍驤、徒橫鐵鎖。【示例】
〔連江鎖〕 清·王又旦 《曉渡望鄂州》:“星動連江鎖,旌高隔岸樓。”
〔龍驤下三蜀〕 唐·李白 《司馬將軍歌》:“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
〔樓船來蜀國〕 清·徐夔《江東》:“已見樓船來蜀國,豈容帝座設南方。”
〔樓船鐵鎖〕 清·曹貞吉 《賀新涼》:“當年處仲東來后,斷江流樓船鐵鎖,落星如斗。”
〔千尋鎖〕 宋·范成大《望金陵行闕》:“太平不用千尋鎖,靜聽西城打夜濤。”
〔千尋鐵鎖〕 宋·陸游《敘州》之三:“千尋鐵鎖還堪恨,空鎖長江不鎖愁。”
〔鐵鎖沉江〕 清·孫致彌《詠史次王韻右先生韻》:“銅駝泣露飛鳴鏑,鐵鎖沉江渡戰船。”
〔鐵鎖沉天塹〕 清·何焯《金陵懷古》:“并無鐵鎖沉天塹,遽見金輿出石城。”
〔鐵鎖橫江〕 宋·朱敦儒《水龍吟》:“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
〔鐵鎖千尋〕 元·吳萊《風雨渡揚子江》:“錦帆十里徒映空,鐵鎖千尋竟然炬。”
〔王濬樓船〕 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益部龍驤〕 清·吳偉業《八風詩·西風》:“可堪益部龍驤鼓,獵獵牙旗指石頭。”
上一篇:鐵笛驚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銅山金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