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圍邯鄲是什么意思
【典源】《莊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唐·陸德明釋文:“楚宣王朝諸侯,魯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長于諸侯,行天子禮樂,勛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禮,方責其薄,無乃太甚!’遂不辭而還。宣王怒,乃發(fā)兵與齊攻魯。梁惠王常欲擊趙,而畏楚救。楚以魯為事,故梁得圍邯鄲。言事相由也,亦是感應。”“許慎注《淮南》云: 楚會諸侯,魯、趙俱獻酒于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趙,趙不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酒薄,故圍邯鄲也。”《淮南子·繆稱訓》:“故傳曰: 魯酒薄而邯鄲圍,羊羹不斟而宋國危。”
【今譯】《莊子》 中講,因為魯酒是薄酒而趙國邯鄲遭圍困,因為圣人出世而大盜也出現(xiàn)。傳說戰(zhàn)國時楚宣王勢大,使諸侯去朝見他,魯恭公來得晚而且送的酒很薄,宣王發(fā)怒,想侮辱恭公。恭公不聽,說:“我是周公的后代,在諸侯中為長,用天子的禮樂,在周王室是有功勛的。我送酒已經(jīng)屈尊降禮,還要責備我酒薄,不太過分了嗎?”于是不告辭便回去了。宣王大怒,于是與齊國聯(lián)合發(fā)兵攻魯。魏惠王本來常想攻打趙國,因害怕楚國來救未敢出兵。楚國這次與魯國交戰(zhàn),無暇他顧,因此魏國得以發(fā)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另有一說,與之有異。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因受某些原因牽連而受害; 或用以借指薄酒。
【典形】 魯薄、魯酒、魯酒薄、魯酒怕旁圍、魯酒圍邯鄲。
【示例】
〔魯薄〕 宋·陸游《冬初薄霜病軀益健》:“斗酒敢言嫌魯薄,杯羹聊得學吳酸。”
〔魯酒〕 唐·白居易《雜感》:“魯酒薄如水,邯鄲開戰(zhàn)場。”
〔魯酒薄〕 北周·庾信《和張侍中述懷》:“操樂楚琴悲,忘憂魯酒薄。”
〔魯酒怕旁圍〕 唐·杜牧《新轉南曹未敘朝散》:“宋株聊自守,魯酒怕旁圍。”
〔魯酒圍邯鄲〕 宋·黃庭堅《觀秘閣蘇子美》:“魯酒圍邯鄲,老龜?shù)溈萆!!?
上一篇:魚龍變化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鳶肩火色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