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鑒是什么意思
【典源】《荀子·成相》:“知不用愚者謀,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shí)。”《韓詩(shī)外傳》卷五:“鄙語曰:‘不知為吏,視已成事。’或曰:‘前車覆而后車不誡,是以后車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為之。故殷可以鑒于夏,而周可以鑒于殷。”《漢書·賈誼傳》:“鄙諺曰:‘不習(xí)為吏,視已成事。’又曰:‘前車覆,后車誡。’夫三代之所以長(zhǎng)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今譯】 古代諺語講: 不知如何當(dāng)官吏,那就看看別人處理過的政事。又講: 前邊的車傾覆,后邊的車就要引為鑒戒。
【釋義】后以此典形容汲取前人的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引為鑒戒,可使自己避免錯(cuò)誤。
【典形】 覆車、覆前車、覆轍、前車覆、前車可懼、前覆轍、瞻前軌、蹈前車。
【示例】
〔覆車〕 晉·潘岳《西征賦》:“酒池鑒于商辛,追覆車而不寤。”
〔覆前車〕 唐·薛據(jù)《古興》:“已看覆前車,未見易后輪。”
〔覆轍〕 清·黃景仁《答和維衍》之一:“比聞亦作湖海計(jì),此我覆轍當(dāng)鑒之。”
〔前車覆〕 漢·蔡邕《述行賦》:“前車覆而未遠(yuǎn)兮,后乘驅(qū)而競(jìng)及。”
〔前車可懼〕 清·秋瑾《望海潮·送陳彥安》:“世局堪驚,前車可懼,同胞何事懵懵。”
〔前覆轍〕 宋·張?jiān)?/a>《次韻聰父見遺》之二:“世路肯遵前覆轍,交游誰識(shí)后凋松?”
〔瞻前軌〕 晉·陸機(jī)《歡逝賦》:“瞻前軌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難。”
上一篇:別鶴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剪發(fā)待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