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是什么意思
【典源】《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畢沅注:“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相近。”《山海經·中山經》:“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
【今譯】傳說上古有神人夸父,想追趕上日影,與日競走,一直追到日沒的隅谷之處。他非常口渴想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去喝,喝干了還不夠,又向北到大澤去喝。還沒趕到,半路上便渴死了。扔下的手杖,化為一大片桃林。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志向雖大,但事業難成; 也以“鄧林”指桃林。
【典形】 鄧林、化鄧、夸父、夸父渴、夸父杖、夸父逐日、與日競走、逐日、夸父西渴、叟棄杖、夸父步。
【示例】
〔鄧林〕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夸父鄧林,義亦艱兮; 建木千里,烏易論兮。”
〔化鄧〕 唐·孟郊《納涼聯句》:“化鄧渴且多,奔河誠已愨。”
〔夸父〕 唐·皎然《擬古》:“夸父亦何愚,競走先自疲。”
〔夸父渴〕 唐·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子提健筆來,勢若夸父渴。”
〔夸父杖〕 明 ·徐渭 《壬午季夏朔作》之二:“夸父杖余林狡獪,吳剛力盡桂縱橫。”
〔夸父逐日〕 唐·柳宗元《行路難》之一:“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與日競走〕 晉·陶潛《讀山海經》:“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逐日〕 清·黃鷟來《贈方鶴州》:“逐日無心隨夸父,問津有記托漁郎。”
上一篇:太廟犧牛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始皇封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