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的解釋|兔的意思|“兔”字的基本解釋
三千多年前,古人在甲骨上刻寫了幾種不同寫法的“兔”字,第一種寫法是突出大眼睛、長耳朵、短尾巴;第二種寫法是突出長耳朵、豁嘴巴;第三種寫法是突出兩只腳和短小的身材。總之,這個“兔”字寫法各不相同,但古人創造“兔”字時卻抓住了長耳朵、短尾、大眼、豁嘴這幾個特點,活靈活現的幾筆就把“兔”字勾畫了出來。通過這幾種寫法的“兔”字,可以明顯看出甲骨文中的“兔”字有好幾個異體字,字形不固定。經過多年的演變和發展,“兔”字發生了很大變化,到了隸書時代就明顯完全符號化了,沒有了象形性,筆畫字形都比較穩定。
兔子耳朵很長,幾乎是它身體的一半,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因為兔子在動物群中是弱小者,鷹、蛇、狼、豹等都是它的天敵,為了逃避追殺,要跑得快、警覺性高,一雙能夠交換方向的靈敏的大耳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它能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以便隨時逃避兇險。
兔子雖然很小,但彈跳力特別強,縱身一躍能達七八米遠,這是它得以生存的又一絕招。古人用“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來形容人們在未動時就像舊時的淑女那樣端莊穩重,一旦動起來則像兔子那樣敏捷。
人們的生活當中與“兔”字有關的成語和俗話是很多的。“狡兔三窟”中的“狡”是狡猾、狡詐的意思,“狡兔三窟”的意思是弱小狡猾的兔子為了保護自己,躲避敵人,為自己修筑了三個窩。俗話說的“心里像揣了個小兔子似的”,是用兔子膽小害怕的天性來比喻人們對某種事物恐懼、害怕或忐忑不安等心理。
在中國,“嫦娥奔月”可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嫦娥懷抱玉兔,飄飄成仙,人們根據想像創造出了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古代的詩詞中常用“兔”來作為月亮的別稱。比較有名的是唐朝詩人李紳的“冰兔半生魄,銅壺微滴長”的詩句。詩人用冰兔生魄來形容月亮初升的樣子。唐朝另一位詩人盧照鄰在《江中望月》的詩中說:“沈鉤搖兔影,浮枝動丹芳。”其中的“兔影”就是指月影。
安逸的“逸”字也跟“兔”字有關,是由“兔”字和“走”字組成。兔子跑得快,往往能逃脫天敵的追捕,大難不死當然就是“安逸”了,“逃逸”、“隱逸”都是這個意思的延伸。
“兔”和“免”兩個字很相像,區別就在一個“點”上。可以這樣記:“兔”字右下方豎彎勾里的一點就是兔子的短尾巴。“免”字沒有點,意思則是去掉、除掉、避開、不要等。兩個字一點之差,意思相去甚遠。
兔子也常是民間故事中的主角。“龜兔賽跑”的故事家喻戶曉。故事說兔子以為自己跑得快,就在半路上睡大覺,當它醒來時,烏龜已到達終點,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說明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樸素哲理。
中國民間傳說中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兔子“有雌無雄”,認為“雄兔在月亮里,只要雌兔望一眼月亮,就會懷孕生小兔,而且是從嘴里吐出來”,所以叫兔子。“兔子”與“吐子”同音。
兔子的故事是講不完的,古人在十二生肖中都沒有忘記兔子,把它安排在了地支的第四位。
上一篇:假的解釋|假的意思|“假”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入的解釋|入的意思|“入”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