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的解釋|猜的意思|“猜”字的基本解釋
“猜”是一個形聲字,左邊的“犬”字是它的形旁,表明這個字的本義和獸類有關;右邊的“青”字是它的聲旁,表明這個字的讀音。《說文解字》說:“猜,恨賊也。”就是說,“猜”是指獸類因為嫉恨而殘忍的傷害。“猜”字用“犬”作形旁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南朝時期,梁代文人劉孝威的《烏生八九子》一文中就有“猜鷹鷙隼無由逐”的話。“鷹”和“隼”都是猛禽,“鷙”本指鷙鳥,也用來比喻兇猛;“猜”和“鷙”對舉,可見“猜”有“兇狠”、“殘忍”的意思。
可是在古代文獻中,“猜”字大量的卻是使用在人類身上。《左傳·僖公九年》里說:晉獻公問荀息:“何為忠貞?”荀息回答說:“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意思是:對公家有利的事情,知道了就去做,這就是“忠”;送走死去的君主,侍奉活著的君主,無論是對死去的君主還是對活著的君主,都沒有嫉恨,這就可以算作“貞”了。這里的“猜”是指人的行為,也就是“嫉恨”。
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因為鄉里人嘲笑他,竟然殺死了三十個嘲笑他的人;為了求得功名,母親死了也不回家;為了得到魯國國君的信任,他又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妻子。所以,《史記》中說:“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從吳起的這些表現來看,“猜忍”就是“殘忍”,意思是說,吳起是個殘忍的人。
“猜”字的意思由“嫉恨”引申為“懷疑”、“猜忌”。《左傳·昭公七年》說:孟孫跟隨魯國國君到楚國去訪問,謝息為孟孫鎮守“成”這個地方。這時,晉國派人來劃定邊界,季孫想把“成”這個地方讓給晉國,但是謝息不同意。他說:“夫子從君,而守臣喪邑,雖吾子亦有猜焉。”意思是說:孟孫跟隨國君出國了,而他的手下人卻把城池丟了,就是您也會懷疑我的。“猜”就是“懷疑”的意思。
唐代詩人李白的《長干行》一詩,以女子自述的口氣,描述自己同丈夫青梅竹馬的少年時代:“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意思是說:你跨著竹竿當馬騎,彼此繞著床互相追逐,投擲著青梅嬉鬧。我們都住在長干蒼里,從小就沒有相互的討厭和懷疑,誰也沒有嫌棄誰。這里的“嫌猜”,就是“討厭”和“懷疑”。“長干”是古代金陵的一條小巷子,在現在的南京市。這幾句詩表現出了這對小兒女相處得非常融洽,具有兒童的天真爛漫。“兩小無猜”后來作為成語,表示男女兒童小時候在一起相處,天真無邪,互不猜疑。
“猜”字由“懷疑”又引申為“猜測”、“猜想”。“猜測”就是推測,憑想象估計,例如說“這件事非常復雜,而且一點兒線索也沒有,叫人很難猜測。”“猜想”也就是“猜測”。“猜謎”就是猜想謎語的答案,這是一種游戲。但是,“猜謎”也可以用來比喻猜測說話的真正意思或事情的真相。比如:“你有什么就說什么,為什么讓人家猜謎呢?”
上一篇:熬的解釋|熬的意思|“熬”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猜的解釋|猜的意思|“猜”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