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無黨;有典有則拼音,無偏無黨;有典有則對偶成語介紹
無偏無黨;有典有則拼音:wú piān wú dǎng;yǒu diǎn yǒu zé
【上】偏:不公正,偏向。黨:偏袒。形容處事公正無私,沒有偏向。◆ 也作“無黨無偏”。《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下】典:典章制度。則:規章法則。有制度、有法則可供依憑。唐·楊炯《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惟宗惟祖,有典有則。大魏將軍,隆周柱國。”
【綜】行為處事公正無私,根據制度、法則辦事,不偏離原則。
【例】① 唐·劉穆之《盧公清德頌》:“無偏無黨,有典有則。”② 他是司法戰線的老先進,辦案無偏無黨,有典有則,在系統內一直被樹為標兵。
上一篇:《旌善懲惡,濯污揚清》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無家可歸,有國難投》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