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障目
古時候,楚地有個窮苦的讀書人,讀《淮南子》這部書時,看到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螳螂用樹葉遮住自己的身體,其他小昆蟲就看不見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樹葉,就能用它隱藏自己的身體。
看到這里,書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樹葉,該有多好。我用樹葉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會過這苦日子了。
想到這里,他扔下書就往樹林跑去,想找那種螳螂藏身的樹葉。他抬著頭,一棵樹一棵樹地找過去,脖子都酸了,也沒找到那種葉子。
忽然,他看見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樹葉的背后。他高興極了,趕緊爬上樹,準備采那片葉子。可巧,一陣風吹過來,樹葉紛紛飄落,他要采的那片葉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樹葉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也分不清。好不容易找到的寶貝樹葉總不能不要呀!它準在這堆樹葉里。書生脫下衣服,把地上的樹葉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他妻子:“你能看見我嗎?”起初,他妻子老老實實告訴他:“看得見。”后來,見他沒完沒了地問,他妻子不耐煩了,說:“別問了,看不見了。”他高興地跳起來,大聲喊道:“寶貝可找到了!寶貝可找到了!”說完,拔腿就往市場跑。
市場可真熱鬧,什么東西都有。書生滿心歡喜,一只手拿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偷人家的東西,結(jié)果,給人當場抓獲,被扭送到縣衙門。
縣官審問他的時候,他老老實實地說:“我找到了一片能隱身的樹葉,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這才去拿人家的東西。不知怎么搞的,這片樹葉失靈了,我給別人看見就被逮住了。”
縣官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知道他是個書呆子,訓斥了一頓就把他釋放了。
——《笑林》
【故事啟示】 古語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理論都不能盲目輕信、盲目崇拜,必須經(jīng)過科學的調(diào)查和驗證,以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來看待。再有,無論做事,還是在看待和研究問題時,我們都不能一葉障目,自以為是,被局部現(xiàn)象迷惑,而要從多角度多視角充分地分析問題,了解問題的實質(zhì),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成語釋義】 比喻被眼前細小、局部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zhì)和整體。
【活用例句】 你們不能~,僅僅因為一些小的失誤就全盤否定我們所取得的業(yè)績。
【近義】 一葉蔽目、盲人摸象
【反義】 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上一篇:《一丘之貉》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一丘之貉》意思解讀
下一篇:《一字千金》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一字千金》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