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繞梁三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繞梁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
詞源: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 過雍門, 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繞梁欐, 三日不絕。”
詞由: 韓娥, 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歌唱家。有一次, 她到齊國去,走到半途, 路費用完了, 于是就在雍門這地方演唱籌款。韓娥的歌喉, 確實與眾不同, 聲音清脆嘹亮, 婉轉(zhuǎn)悠揚, 十分動聽。聽的人贊不絕口。韓娥唱罷, 聽眾還聚集在雍門, 徘徊留戀, 不肯散去。不少人邀請韓娥再來演唱一次。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 韓娥氣得痛哭起來, 那哭聲凄楚悲涼,所有聽到她哭聲的人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 一連三天, 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dāng)人們聽說韓娥已經(jīng)出城離去的時候, 他們立刻派人去追, 苦苦挽留。韓娥被群眾的誠意所感動, 便回來為大家繼續(xù)演唱了一次。聽眾高興得手舞足蹈, 幾天來的悲傷情緒, 一掃而空。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zhuǎn)動聽, 唱完以后兩三天, 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 在屋梁間繚繞飄蕩。
詞義: 原指韓娥演唱后, 余音在屋梁間圍繞, 三天不絕。后用以形容歌聲或樂聲非常優(yōu)美, 使人回味。也可簡作“繞梁”。
書證:漢·郭憲《洞冥記》:“而不見其形,歌聲繞梁,三匝萬業(yè)”。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當(dāng)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繞漂,三日不絕’的話,我聽不懂。”清·李漁《憐香伴·出使》:“料沒有歌聲兒繞梁。”
上一篇:成語《紙上談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羅浮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