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木雞養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木雞養到:mù jī yǎng dào
詞源:《莊子·達生篇》:“紀渻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 ‘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橋而恃氣?!沼謫枺唬骸匆玻q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沼謫?,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p>
詞由:紀渻子為齊王飼養斗雞,養了才十天,齊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渻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得別的雞一叫,就躍躍欲試,很不沉著?!庇诌^了十天,齊王問道:“現在該成了吧?”紀渻子說:“不成,還跟過去的情況差不多?!庇诌^了十天,齊王又來打聽,紀渻子說:“不成,心神還相當活動,火氣還沒有消除。”轉眼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道:“怎么樣,難道還是不成嗎?”紀渻子高興地說:“現在可以了。雖然別的雞叫,它好象沒有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見什么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也不驚,看起來真象只木雞一樣。這樣的斗雞,才好算是養到家了。別的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就逃,不敢應戰?!惫唬@只雞后來每斗必勝。
詞義:木雞已經養到家了。木雞:善斗的雞,表面上看象木頭一樣呆板。形容涵養高深,功夫到家。簡作“木雞”。
書證:唐·張祜《送韋正字析貫赴制舉》詩:“木雞方備德,金馬正求賢。”明·汪錂《春蕪記·說劍》:“須一精神似木雞待斗,還須解弄丸機彀。”
上一篇:成語《期期艾艾》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未能免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