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披肝瀝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披肝瀝膽:pī gān lì dǎn
詞源:宋·司馬光《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chu)難窮……”
詞由:東漢后期,有一次曹操起兵二十萬,分兵五路攻打在徐州的劉備。劉備兵敗,只得投奔袁紹。關羽為保護劉備家眷,只得暫時投降曹操。劉備在袁紹那里,旦夕煩惱,一憂關羽、張飛的去向不明,二憂妻小陷于曹營。其時,袁紹也正率兵與曹操交戰。誰知關羽幫曹操連斬袁紹的名將顏良和文丑,于是袁紹下令要斬劉備之首。劉備得知關羽助曹為虐后,表示愿意修書一封,叫關羽前來輔佐袁紹,共誅曹操。這樣,袁紹才饒了劉備。那關羽一接書信,頓時號淘大哭,并立即寫了回信,信中表示:要當面辭別曹操,護送劉備的兩位夫人。一定披肝瀝膽,為劉備效勞。如果心懷異心,一定會受到神人的殺戮。后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排除艱險,終于在古城和劉備、張飛相聚了。
詞義:打開肝、滴下膽。披:打開,散開。瀝:往下滴。比喻對人對事非常忠誠。
書證:鄭振鐸《毀滅》:“說來呢,小朝廷也實在無可依戀了。士英也披肝瀝膽的說道:‘我們的敵人是那么多。’”茹志鵑《回頭卒》:“暗沉沉的屋子里,常喜的話象開了閘門的流水,把工作上的困難、群眾的反映,以及大叔的變化都披肝瀝膽地傾吐出來?”
上一篇:成語《扼亢拊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抱頭鼠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