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先發(fā)制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先發(fā)制人:xiān fā zhì rén
詞源: 《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 后則為人所制。”
詞由: 秦二世元年七月, 陳勝、吳廣首先舉兵, 原先被秦滅掉的六國后代也乘勢爭權(quán), 會稽郡太守殷通對項梁說:“江西已經(jīng)起義, 這是滅亡秦朝的好時機,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先下手的就能制服敵人,后下手的就要被敵人制服。我想出兵, 請你和桓楚帶領(lǐng)軍隊作戰(zhàn)。”項梁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 怎肯當殷通的下屬呢?他回去便和侄子項羽密議,來個“先即制人”, 把項羽帶到殷通家里, 借著談話向項羽使了一個眼色, 項羽便把殷通殺了。項梁取得了會稽郡, 率兵反秦了。
詞義: 先動手的處于主動地位, 可以控制對方。發(fā): 開始行動; 制:控制, 制服。后亦泛指先下手以制服對方。
書證: 《漢書·項籍傳》:“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隋書·李密傳》:“先發(fā)制人, 此機不可失也。”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兵法》云:‘先發(fā)制人。’今以君之賢,諸大夫之用命,往聲晉侯負德之罪,勝可必也。”《晚清文學叢鈔·大馬扁》第十六回:“然則足下困太后謀殺皇上, 故先發(fā)制人, 就要圍頤和園,先謀殺太后嗎?”曲波《林海雪原》三:“劍波沒等這位警長開口, 便理直氣壯地來個先發(fā)制人。”張?zhí)烀瘛秳?chuàng)業(yè)》:“現(xiàn)在的情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既然是不得不發(fā), 我就要先發(fā)制人。”
上一篇:成語《先入為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先天不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