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龍魚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白龍魚服:bái lóng yú fú
詞源: 漢·劉向《說苑·正諫》:“吳王欲從民飲, 伍子胥諫曰: ‘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 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 “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 “我下清冷之淵,化為魚。”天帝曰: “魚固人之所射也, 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 天帝貴畜也, 豫且, 宋國賤民也。白龍不化, 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 而從布衣之士飲酒, 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詞由: 春秋時期, 吳王闔閭日漸貪圖酒色。有一次, 他想隨從百姓飲酒, 伍子胥見了,立刻上前勸告說:“大王不能這樣。我聽說在很久以前, 天上有一條貪玩的白龍, 飛下清冷的深淵, 變化為一條魚, 在水中閑游。誰知竟被一個名叫豫且的漁夫射中眼睛。白龍上訴天帝。天帝問他: 當時你身在那兒, 是什么模樣?’白龍如實相告。天帝說:“魚本來就是人們捕捉的食物, 既然你變化為魚, 豫且又有什么罪呢?’我想, 如果白龍不變化, 豫且是決不敢射的。如今您放棄國王的高貴身份, 而隨從平民百姓飲酒, 我擔心會發生豫且射魚那樣的禍患啊。”吳王聽后, 就放棄了原來的打算。
詞義: 天上的白龍變化成魚出游。舊時常借喻當政者化裝出行。
書證: 漢·張衡《東京賦》:“白龍魚服, 見困豫且。”晉潘岳《西征賦》:“彼白龍之魚服, 掛豫且之密網。”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 “法章懼禍,堅不肯吐。太史女曰: ‘白龍魚服, 畏而自隱,異日富貴, 不可言也。’時時使侍女給其衣食, 久益親近。”
上一篇:成語《疾首蹙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蓋世無雙》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