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左提右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左提右挈:zuǒ tí yòu qiè
詞源:《史記·張耳陳余列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滅燕易矣。”詞由: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起義,原來的六國后裔亦相繼擴充實力。有一次,趙王派韓廣西略燕地。韓廣一到燕,就被燕人擁立為燕王。趙王很不滿,即和張耳、陳余在一起侵犯燕國北部的邊境。誰知趙王出營門路上給燕軍捉住了,燕國提出要趙國分一半土地給燕,才放還趙王,否則就殺死你。趙國派使交涉多次,沒有成功。這時,有個養馬的賤人主動提出請求,并去勸說燕將道:“你們知道張角、陳余是怎樣的人?”答道:“是賢人。”賤人說:“你們了解他們的志向嗎?”答道:“是想得到趙王呀!”賤人說:“不是。他們兩人日夜想的是分趙稱王,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如今你們囚殺趙王,這正是他們所急切希望的。你們對付一個趙國都不容易,若是張角、陳余兩賢做了兩國的王,他們一左一右,互相配合支持,共同責備燕國殺趙王之罪,那燕的被消滅就指日可待了!”燕將聽了很以為然,于是放回了趙王。
詞義:左提右舉。挈:提舉出來。形容互相扶持、配合,也形容父母百般照顧子女。
書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宋·蘇軾《東坡續集·擬孫權答曹操書》:“仆之有張昭,正如備(劉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七回:“思與諸公左提右挈,宏濟艱難,推誠以結邦交。”
上一篇:成語《尾大不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己饑己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