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先我著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先我著鞭:xiān wǒ zhuó biān
詞源: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逖先吾著鞭。”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標注引 《晉書》:“劉琨與親舊書曰:‘吾枕戈待旦, 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詞由: 晉代的劉琨,他既有軍事才能,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晉愍帝曾派他做都督, 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他和祖逖十分相好, 年輕時他們兩人同練武功, 都具有遠大的抱負; 決心驅逐來犯的敵人, 振興晉朝。后來劉琨聽祖逖殺敵有功, 已被朝廷重用, 這使他非常激動。他寫信給他的親友們說: 我天天拿兵器做枕頭, 等待天亮好起來練功,立志要消滅兇惡的敵人。我和劉琨的志向是一樣的, 因而經常怕祖逖在我先出征殺敵, 以此來勉勵自己。
詞義: 先我一步戎裝出征。著鞭:拿起鞭子, 比喻揮鞭策上戰場。后用來表示先走一步或占先一著。
書證: 清·曾樸 《孽海花》 第十八回“我國若先自下手, 自辦銀行,自筑鐵路, 必被外人先我著鞭, 倒是心腹大患哩!”
上一篇:成語《傾盆大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兢兢業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