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倩人捉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倩人捉刀:qiàn rén zhuō dāo
詞源:《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植)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口:‘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 下筆成章, 顧當面試, 奈何倩人?’”
詞由:曹操的兒子曹植,年十歲多,就誦讀了《詩經》及辭賦等數十萬字,寫起詩來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次,曹操看到了曹植的詩文,覺得很不錯,疑惑是別人寫的。于是問曹植:“這是你請人代筆的吧?”曹植拜跪著答道:“小兒言出為文,下筆成章,父親可以當面試我,為什么我要請人呢?”這時,剛巧鄴地的銅爵(雀)臺新落成,曹操就把幾個兒子全叫上臺去,命令他們各寫一首詩或賦。曹植提筆很快就寫成一首,曹操看后十分贊賞,很覺得這個兒子的才學不同一般。
詞義:請別人代寫文章。倩:請。捉刀:替人執筆作文章。
書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上一篇:成語《修飾邊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傾盆大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